正文 第25章 魏晉—隋唐橋梁(1 / 1)

安濟橋

從大的概念來說,橋梁當然也屬建築。而說到橋梁,一直讓人們感到自豪的就是河北趙縣的安濟橋(俗稱趙州橋)。此橋由李春、李通等人建造(能知道當時造橋者是誰,可謂欣幸了)。建成於隋朝大業初年,至今已有約一千四百年的曆史了。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離城五裏的汶河上,是一座敞肩式單孔圓弧弓形石橋。橋淨跨37.2米,南北橋堍距離共長51米,橋麵寬近10米。大拱兩端各肩兩個小拱,不但結構合理,而且造型秀美,具有韻律感。橋側設欄,左右共二十四塊欄板,上刻龍獸等浮雕,形態逼真,雕工精美,亦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之上品。中間欄杆(帽石)和龍門石(鎖石)上,分別裝飾著栩栩如生的龍首和蓮花。可以說,這座橋梁整體造型穩重而又輕巧,雄健而又秀美。遠遠望去如“初月出雲,長虹飲澗”,稱得上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這也正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科學寄於藝術形象之中,藝術寓於實用器物之中。

寶帶橋

坐落在江蘇省蘇州市葑門外的寶帶橋,建於公元816~819年(唐元和十一至十四年),也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一座橋梁。此石橋是多孔橋,與運河平行,是蘇州至杭、嘉、湖的必經之路。此橋全長317米,有五十三孔,橋寬4.1米。橋堍兩端各有石獅一對,但今北端隻有一隻。北端有石塔和碑亭各一座。此橋曾三次大修、重建:一是南宋紹定年間,二是明代正統年間,三是清代同治年間。如今雖然基本上已是同治年間所修之物,但其形製格局,仍保持原建時的許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