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四川若爾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境內,總麵積16.657萬公頃。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東緣,若爾蓋沼澤的腹心地帶,是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係統的典型代表。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寒沼澤濕地生態係統和黑頸鶴等珍稀動物。對於保護高寒濕地生態係統,研究自然環境變遷,古老生物物種保存、繁衍、分化具有重要的國際意義。
至此,我國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6處,總麵積380萬公頃,約占全國自然濕地總麵積的10.4%。
2.國家榮譽-我國國家濕地公園名錄
我國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後,采取了一係列重要措施保護濕地,目前已有超過40%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在我國濕地公園中,先後有38處濕地公園被列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其中,第一批入選的有8處國家濕地公園。
(1)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裏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樸、文化積澱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主要特點:
“西溪之勝,獨在於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麵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彙,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態”。為加強生態保護,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塘、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複區。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內有三個生物修複池和一塊濕地生態觀賞區。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區設有多處觀鳥亭,給遊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淨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曆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的別業,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詩文辭章。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台,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風,淳厚質樸”。每年端午節在深譚口舉行的龍舟勝會,曆史悠久,形式獨特,被譽為“花樣龍舟”。煙水漁莊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蠶絲綢故事”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家生活勞動場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水鄉典型的民俗。
(2)江蘇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是經國家批準設立的江蘇首家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4A級景區。地處江蘇中部,江淮之間,是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的故鄉-泰州市,發展旅遊業的重點規劃區。
景區規劃總麵積26平方千米,區內的湖泊、河流等合占景區總麵積37%左右,因而有“水鄉明珠”之稱。
湛藍的湖泊、交織的河網和星羅棋布的洲灘島嶼,以及特有的濕地生態環境和裏下河水鄉民俗文化,是景區獨有的景觀特色。經過開發和利用,現在已經初步形成以溱湖為主體的水環境景區,以“麋鹿故鄉園”為品牌的濕地生態景區,以溱湖溫泉資源綜合開發而形成的溫泉休閑度假區,以及以溱潼古鎮、中國薑堰-溱潼會船節為代表的濕地文化景區。
以水、濕地、生態為內涵,溱湖孕育了濕地景區的湖幽水靜、林奇獸異、民風濃鬱的自然風光。
(3)寧夏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寧夏銀川市銀古路邊的鳴翠湖畔。
2006年,國家批準正式建立了“銀川國家濕地公園”,分為鳴翠湖和閱海兩個園區,成為我國第三個,也是我國西部地區及黃河流域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將濕地生態保護、濕地生態旅遊和濕地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濕地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濕地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繼續加強了濕地生態保護,濕地生態得到有效保護。閱海和鳴翠湖實施了退田還湖和湖泊清淤等工程,擴大湖麵麵積近120畝/萬平方米;實行了補水機製,保證了濕地水資源平衡,鳴翠湖建設了補水沉澱池,淨化了進水水質;大量種植了適生濕地植物和水生植物,改善了濕地生態環境;有效保護了鳥類棲息地,南來北往棲息繁衍的野生鳥類種群數量顯著增加,遷徙停留和棲息在鳴翠湖的鳥類已達20多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