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拳很快打完,他沒有半分停留,再次擺出虎臥崗的姿勢,第二招,第三招,第四招。。第二趟、第三趟、第四趟。。
虎形拳作為王家武館的入門拳法,一招一式大開大合,練習時講究用盡全身力氣,最是能鍛煉人體筋骨力氣。平時江城練拳都喜歡在開闊的空地裏,打第一趟拳的時候,單單是虎奔原一招就能跑出幾十甚至上百步,打個十數趟拳就沒有力氣了。但今天在江家祖祠這狹小的空間裏,江城隻覺得越練越有精神,越練力氣越足。
二十一趟、三十一趟、四十一趟。。
一次又一次刷新著他練拳的記錄。
隨著練拳次數的增多,江城隻感覺胸膛裏升起一股燒灼感,憋悶如塞,時刻提醒著他該停下來休息了。江城沒有停下來,他的力氣越來越小,花在虎形拳每一招上的時間越來越少,隻求精煉。看上去,已經沒有了打第一趟拳時的層次分明,有板有眼,但江城早就知道,這也是虎形拳的一大特點:隻要一口氣息不亂,謹守拳理,就能達到最大的鍛煉效果。
他想試試,能不能一口氣打完五十趟虎形拳。因為王家武館有一個很出名的規矩:凡是能一口氣將虎形拳打完五十趟,就能獲得免費在武館學習的機會。迄今為止,還沒聽說有誰得此殊榮。
以前江城隻覺得王家故弄玄虛,按照虎形拳每一招都要求使用者全力以赴的拳理,根本不可能有人能一口氣打完五十趟。但當他打完第四十九趟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可以嚐試一下。
此時,他已經渾身酸痛得難以忍受,仿佛隻要他敢再動一下,整個身體就會散架一樣,而且,胸腔裏的憋悶讓他感到窒息。但他不願意就此放棄,隻得把衝到嘴裏的熱氣再次給吞回去,竭力維持一口氣息不亂。
虎臥崗、虎奔原、虎躍澗、虎探爪、虎口合、虎剪尾。
隨著最後一式虎剪尾用出,江城直接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就在打完的刹那,一股股極其細微的熱流從他身體的各個角落竄出,歸於經絡,流注氣海,最後消失無蹤。江城全身酥酥麻麻,仿佛沐浴在溫泉之中,周身酸痛竟是一掃而空。
江城不自覺地雙拳緊握,感受著指掌間的力量,仿佛可以把擋在眼前的一切撕碎。這種感覺,是那樣的讓他迷醉。
“看來,這就是王家定下免費習武規矩的由來。”江城無聲地笑了,是窺破秘密後會心而得意的笑,然而,他的心頭又有了新的疑惑:“那些熱流是什麼呢?難道是真氣?可是真氣不是儲存在氣海裏嗎?怎麼會消失呢?”
對武道的認知還停留在評書人口耳相傳的傳奇故事裏的江城沒辦法解釋的事情太多了,要想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隻有走出去。
可是,怎樣才能說服父親讓自己去學武呢?
江城站了起來,在祠堂中慢慢地來回走動。
“父親是一個很傳統的人,要想說服他,隻有找身份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在青竹縣,他敬重的人也不少,可我貿然求上門去,人家未必肯幫忙。對了,張先生於我有授業之恩。父親常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如果張先生肯幫忙,必定能說服父親,讓我順利去千竹城學武。”
隔得老遠,江城就看到武館大門在緩緩合上。他急匆匆叫道:“阿公,等一等,我有事找張先生。”
門房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他攔在門前,渾濁的雙眼看了又看,對這個每年都上門問候的小子還有點印象,遲疑地問道:“是江城嗎?”
江城說道:“是我,阿公,你放我進去,我有要緊事見張先生。”
老人大聲說道:“你來晚啦,老爺已經走了。”
江城失聲道:“走了,去哪啦?什麼時候回來?”
老人不高興地說道:“老爺的事情,我一個下人怎麼知道呢。不過,他臨走時交代過,他這一去啊,短則半月,長則一年,讓我回家歇著。”
“這麼久啊。”江城失望之下,道:“阿公,多謝你啊。”
老人絮絮叨叨地說道:“我知道老爺的意思,他是看我老了,生怕我一個人在這裏餓著。可是你看,我雖然老了點,但有手有腳的,還怕不會照顧自己麼?我還是在這裏替他看好門好了。”
江城點點頭,勸解道:“阿公,張先生是為你好哩。你就好好回家歇著得了。”
老人嚷嚷道:“誰稀罕,我看他是嫌我沒用啦。真是的,我倒要給他看看,我一個人照樣能過好。”
老人關上大門,看來是不準備回家啦。
江城歎口氣,道:“這又是何必呢?張先生分明是關心你嘛。”
說完這話,江城卻是若有所思,這老人不願意接受張先生的安排,倔強的待在武館裏,一樣能照顧自己。而他自己呢,難道非要接受父親的安排?為什麼非要得到他的批準才能去學武呢?難道他一個人就不能到千竹城?莫非他就找不到王家武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