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探索神秘的南極大陸(1)(2 / 3)

他們起初以為這不過是一座大冰山,但它卻一動也不動,與所有的冰山都不同。看來,這堵冰牆奇特極了,筆直地聳立在海麵上,下部深深埋在水中,上部高出水麵50、60米。把它看作不動的冰島,但它又是那樣巨大,船隻沿著它前進,幾天幾夜都到不了頭。這是什麼呢?難道南極就是一塊巨大的冰?羅斯很想攀上去探測一番,但找不到一處可攀登之處,它太高、太滑,無法爬上去。終於他見到一段高度稍有降低的地方,從那裏,他瞧見了一些秘密。

哇,在那一望無際的冰原的遠方,隱約出現了重疊的山巒。

船隊繼續前行,忽然遠處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照得冰牆通紅。駛近一看,才發現是一座火山正在噴發。羅斯便用探險船名稱它為“埃裏伯斯火山”,所在小島為“羅斯島”。冰長城延伸到羅斯島才是盡頭,測量後足有800千米長!後人為紀念羅斯的發現,稱它為“羅斯冰障”。盡管羅斯未越過冰障,但他發現了一條到達南極的道路。這裏是進入南極最近的一條路線,距極點隻有1200多千米,後人多從這裏登陸。

羅斯冰障引起許多人的好奇,試圖去了解真情,但它太險要了,半個世紀裏許多探險家垂頭喪氣而回。

1898年,挪威探險家博爾赫格列文終於越過羅斯冰障,首次登上南極大陸。他發現羅斯冰障是南極大陸冰川緩慢移入海洋形成的,一半在陸地,一半滑在海中。冰障多處,有的則落入海中成冰山,似北極的格陵蘭冰山工廠。隻是南極的冰山工廠更巨大,且存在的時間更長。

由於他隻停留一個小時,科學意義不大,得到的幾塊地質試樣,也是偶爾搜集的。

此時,永不停頓的探險家們的目標是:做第一個到達南北極點的人。這激動人心的口號,鼓舞著許多探險家踏上征程,雖時間不長,卻演出了一幕幕角逐南北極的悲喜劇。在南極角逐中,上演的則是沙克爾頓的遺憾,阿蒙森的勝利,斯科特的悲壯。

沙克爾頓的遺憾

1901年,當挪威探險家阿蒙森正在準備北極之行時,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已率探險隊在羅斯海西岸登陸了,等待來年夏季去登頂。

南極的冬天,荒涼而寒冷。漆黑的夜,籠罩著無邊無際的冰原,隻有那無休止的風暴的嘶鳴聲。風的猛烈可達12級,旋風每秒達70多米,嚴重阻礙人們的活動。外出時,隻有穿上釘鞋彎腰走路,才不致被吹倒。甚至要戴上特殊的麵罩,以防臉部重傷。因這裏的風速,連生鏽的鐵鏈都磨得發亮,何況人的皮肉。這裏的寒冷,比北極令人難以忍受,最冷可達零下80多攝氏度,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人的心跳會加快,煤油會結冰,汽油燃燒也有困難,橡膠像玻璃一樣脆,鐵桶的焊錫會裂開,溫度表也不好使用,連細菌的繁衍也受到極大的限製。可人們卻驚奇地發現“企鵝”這種冰原上的居民。

1902年夏,斯科特率隊乘狗拉雪橇行進。一路上冰麵起伏,裂穀縱橫,稍不小心,就有喪命的危險,狗拉雪橇累得喘不過氣來。雖說盛夏,寒冷仍刺人肌骨,越向南越冷。一隻隻狗凍死了,人們隻好自己拉雪橇,到達南緯82度17分的南極大陸腹地,再也無法前進了,隻好返回。沿途,他們作了許多科學考察工作,收集大量資料和樣本,還精確測量了磁極的位置。

1903年夏,探險隊結束考察回國。

6年後,斯科特探險隊的一個成員歐內斯特·沙克爾頓以未能到達極頂為憾事,決心再赴南極。他沒有忘記上次狗全部凍餓而死的教訓,於是改用馬來拉雪橇,以為馬力氣大或許比狗更耐寒。他隻帶3個人,於1908年10月末動身去登頂。開始很順利,不到一個月就到達上次到過的更南的地方。在這裏,救援隊告別他們,返回基地,一路上設置糧食,備回程用。

半個月後,路艱難起來。冰川陡峻,溝渠密布,裂縫縱橫,高山橫阻,攀登非常吃力,馬匹更是無法前進,不是摔死,就是凍死,有的掉進冰縫。很快馬都死光了,再次由人拉雪橇,降低了前進速度。人的體力顯著衰弱,甚至麵臨著缺糧的威脅,但4個人仍然決心走到“最後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