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沙粒音樂家(1 / 1)

在我國西北的敦煌,有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鳴沙山。

剛來到山下的人,首先被吸引住的,是鳴沙山的外貌:偉岸高聳的山體完全是由沙子堆積而成的,遠遠望去,這山就像是一塊披著白色輕紗的美玉,柔滑細膩,輕盈閃光,既沒有嶙峋的岩石,也沒有一棵樹木,在陽光的照耀下,沙子發出淡淡的黃色光芒,給人一種輝煌的感覺。

鳴沙山除了美麗奇特的外貌外,更吸引人的是它的沙鳴。如果你奮力向上爬去,爬到山上,然後像小孩滑滑梯似的從沙山上滑下來的話,你身下的沙子就會鳴叫起來。如果控製好速度,慢慢滑下,會聽到像中國絲竹的音響,像是琴弓在琴弦上悠悠擦過,又像是手指在輕撥琴弦;如果滑得快一些,那音響就像是有一支薩克斯管在吹奏,時而沉悶,時而飄逸;要是有好些人一起滑下的話,沙子的鳴聲就會響成一片,像是一架巨大的管風琴在演奏,十分威嚴、肅穆。

以沙粒會鳴而得名的鳴沙山,自古以來就吸引了眾多的遊人。人們在欣賞沙鳴的同時,也常在問同一個問題:沙粒為什麼會奏出動聽的音樂?當地人常用一個傳說來回答:鳴沙山是一位愛彈琵琶的姑娘化身而成的,姑娘的情郎帶著一隊駱駝去沙漠的那邊,從此不再露麵,姑娘在這裏等候的時間長了,就化成了沙山,有人來了,姑娘就要撥動絲弦,訴說心中的淒苦。

傳說固然動人,可用來替代科學解釋這個謎,就顯得有些荒誕了。科學家對此有自己的解釋。

有人認為,當沙粒滑動的時候,沙粒之間的空隙時而擴大,時而縮小,不斷地在變化,同時空氣也就相應地時而進入空隙,時而又被擠出空隙,這樣就產生振動而發生了聲音。

有人認為,在鳴沙中有著大量石英沙粒。石英沙粒硬度很大,當它們被太陽曬得火熱後,如有人馬在它上麵走動,都會使沙粒發生摩擦而發生響聲,甚至,有時隻要有風吹過,也會使它鳴叫起來。近年來還有專家對石英沙會鳴叫作了更深入的解釋,認為由於石英晶體對壓力很敏感,受壓就會產生電、產生往複伸縮,引起振動。振動越大,電壓越高;電壓越高,振動越大,從而產生了聲響。

也有人認為,沙鳴是由於沙山下有著一個潮濕的沙土層,當上麵幹燥的沙粒順坡滑下時,幹沙粒的振動波傳到潮濕層,就會引起共鳴,發出聲響。這些人說,鳴沙山的地理特征可證實:鳴沙山的山腳下便是一眼碧綠的月牙泉,很可能就是這泉水造成了鳴沙。其他一些地方的鳴沙似乎也可證實這種說法。

我國寧夏的中衛縣有個叫沙坡頭的沙山,坐落在黃河邊上。沙山高約100米,坡的中部是凹形,有很多泉水。當人們順山坡滾下時,沙子就會發出隆隆巨響,就像遠處有一隊汽車在開過。新疆的巴裏坤也有座響沙山,沙山高200多米,山腳下有一個泉眼,流出的泉水彙成了一個水潭。

國外一些著名的響沙也大多與水有關。如拉脫維亞的裏加海濱、俄羅斯的勒拿河河穀和貝加爾湖畔都有成片的響沙,當人踩上去時,腳下往往會突然發出叫聲,會讓人嚇一大跳。美國夏威夷考愛島的濱海地帶,有一個長800米、寬18米的沙丘,人若在沙丘上行走,就能聽到沙子發出清晰的狗叫聲。沙子越幹,聲音就越大,許多人走時,聲音就像是有一群狗在狂吠。

另外,還有的人提出,響沙的共鳴箱不在地下,而在地麵上方的空氣中。海濱響沙最重要的條件是要有潔淨的水不斷地衝刷。1952年蘇聯第聶伯河支流拉皮河畔尼科波爾城的居民曾有過一次難忘的經曆。拉皮河畔的沙灘會發出響聲是居民熟知的,可那年一次雨後的叫聲最為清晰和奇特:當人在沙灘上行走時,沙灘上就發出一種類似從汽車的車胎裏冒出氣體所產生的嘯叫聲。腳步一停下來,瞬間萬籟俱寂,但隻要稍動腳步,嘯叫聲就會再次發出。

其實,人們注意到沙粒會叫的現象已有很長曆史了。在我國內蒙古達拉特旗的一條河邊有一片銀肯響沙。“銀肯”一詞在蒙語中為“永久”之意,說明不知有多少代人早已注意到了這片神秘的響沙。不過,沙粒究竟為什麼會響,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也許,以上提到的種種說法都有道理,也許,有些地方的沙粒會響是上述一些說法綜合作用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