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鰭豚又叫白暨豚,簡稱白暨或白旗,是一種小型齒鯨類,屬於淡水豚科。這個科除了白鰭豚外,另外有四種淡水豚,分別產於恒河、印度河、亞馬遜河、拉普拉塔河,都是一些古老而原始的鯨類。其中以白鰭豚發現的最晚,數量也最少。它的現存數量,據粗略的估計,至多150200頭。也有人認為還不到100頭。
白鰭豚有群居習性,常三五成群一起遊弋。它身體的顏色,背麵淺灰藍色,腹麵純白色。鰭的上下兩麵,分別與背麵和腹麵的顏色接近。身體呈紡錘形,有一個三角形的背鰭和兩片掌形的胸鰭。尾鰭扁平,左右分叉。額部隆起,吻部細長,上下頜密排著一百三十多顆圓錐形的牙齒。在頭頂偏左方,有一個長圓形鼻孔,每隔10~13秒鍾,便通過這裏換氣一次。在形態上,有兩處引人注意。一是它的眼睛特別小,好像兩粒綠豆,位於口角後上方;二是沒有外耳,耳孔小得猶如針眼一般。這表明白鰭豚的眼、耳都已退化了。
幾種淡水河豚的眼睛都是退化的,原因是它們都生活在渾濁的河水裏,又經常在汙泥中覓食,所以用不著好的視力。至於聽覺,它們體內有著獨特的發聲和接收回聲定位的組織,頻率都在超聲範圍,是遠遠超過現代化聲納設備的活雷達。因此完全用不著外耳一類器官。在江水中,它們就是利用本身的聲納係統來識別物體,探測食物,聯係同伴和趨避敵害。
同各種海豚一樣,白鰭豚的大腦很發達。大腦的麵積很大,溝回複雜,重量與大猩猩、黑猩猩的大腦接近。因此,它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有的科研人員甚至認為,它比黑猩猩或長臂猿更聰明。白鰭豚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贏得了“長江裏的大熊貓”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