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龍骨”究竟為何物(1 / 1)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地理、古生物學文獻——《山海經》中就記載有“龍骨”一詞。《舊唐書·地理誌》說:“河中府上貢龍骨”,“太原府上貢龍骨”。宋代沈括寫的《茅亭客話》中記載了當時群眾搜集龍骨到集市上出售的事:“蜀有蠶市,……有鬻龍骨叟與兒輩將龍骨、齒、角、頭、脊之類凡數擔,至暮貨之亦盡”。《金史·地理誌》也記載著:“大興府產白龍骨”。這不僅說明“龍骨”之名來源很早,而且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熟悉龍骨產地。長期以來,我國把“龍骨”當做中藥,在曆代醫書上都有關於龍骨的記述。如果有機會走訪中藥店的倉庫,就可以認識所謂“龍骨”,廣義來說,是指除了魚類以外的所有脊椎動物化石而言的。其中包括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和人類化石。就狹義來說,是指哺乳動物化石,特別是距今1200萬年到1萬年前的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哺乳動物化石。其中尤以犀類、三趾馬、鹿類、牛類和象類化石最多。中藥的“龍齒”,就是指這些動物的牙齒。有時也可能摻雜著近代人的牙齒在內。至於中藥店視為珍貴藥品的“五花龍齒”,實際上是第三紀的乳齒象的牙齒化石。

綜上所述,所謂“龍”骨頭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龍骨”一詞早先是“龍”的神話和傳說的伸展。“龍骨”既然是泛指除魚以外的古代脊椎動物化石,它與其他的化石一樣,是生物進化的曆史檔案。在這本特殊的檔案裏,人們可以探索脊椎動物各個類群的起源、進化、分布和絕滅的規律,為譜寫生物史、地球史提供可靠的、生動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