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
土地是地球家園的一大筆財富,人們春天在上麵耕種,秋天收獲種種果實:金黃的蜜桔、紅豔的蘋果、飽滿的稻粒……我們通常稱它為“大地母親”,因為她養育了人類兒女,一代又一代。
我們誰也不願意看見大地母親受傷害,但是她卻常常受到傷害,她的皮膚老被刮掉一塊又一塊,這就是地球上的水土流失。
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對土地資源的直接破壞,這主要表現為不合理墾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鹽堿化及土壤汙染等,而這其中水土流失最為嚴重,成了當今世界麵臨的又一次嚴重危機。
據估計,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約為每年230億噸。
水土流失有哪些危害呢?
水土流失會使土壤肥力下降,使大量肥沃的表層土壤喪失,水庫淤積,河床推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濫成災,威脅工礦交通設施安全。在高山深穀,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災害。20世紀30年代~60年代,人們對水土流失的認識還停留在對土地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方麵,但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人們開始認識到水土流失關係到人類整個環境所受的影響,包括沉澱物的汙染、生態環境的惡化等。
據統計,我國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壤約50億噸,損失氮、磷、鉀等植物生長所需的元素約4000多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