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類媒體越來越關注這樣一個氣候學名詞:厄爾尼諾。眾多氣候現象與災難都被歸結到厄爾尼諾身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幹旱等等,它幾乎成了災難的代名詞!
厄爾尼諾是熱帶大氣和海洋相互作用的產物,它原指赤道海麵的一種異常增溫,現在其定義為在全球範圍內,海氣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氣候異常。
厄爾尼諾現象每2~7年發生一次,它能引起環太平洋地區和其他地區劇烈的天氣變化。1997年和1998年冬天,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了亞洲和巴西幹旱、加利福尼亞和秘魯的暴雨和洪水,以及佛羅裏達及美國東南部其他地區的龍卷風。
科學家正尋找各種線索和征兆來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再次發生。
厄爾尼諾的發生
厄爾尼諾發生期間,風向轉移,推動表層暖水向南美的西海岸移動,於是暖流替代了通常形成於近海岸的從深層海洋中上升的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