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篇
親愛的小讀者們,我們剛剛遊覽了非洲,現在又要跨過大西洋到美洲去看看。看那裏有什麼可讓我們大開眼界的?這裏因北美洲國家曆史短暫,文化遺產不多,古代建築很少,但這裏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發展迅速,有些現代建築的奇觀,使人驚歎不已……
美國,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的首富,所以我們對它的了解也不少吧?尤其是近年來在軍事戰爭上更為出名,打完了阿富汗,又攻伊拉克,真可謂硝煙滾滾。但這些不是我們這本書所要探討的問題,所以我們還是言歸正傳,瞧瞧這個國家都有哪些建築奇觀,可以飽飽我們的眼福。在美國的紐約,聳立著一尊神像便是美國真正的象征,她就是……
可以說,在世界上,很少有像自由女神像那樣能喚起人們激情的名勝。對多數人而言,它是美國真正的象征。一個手持火炬、身穿羅馬式長袍的女子雕像高高聳立於紐約港灣的自由島上。雕像原名為“自由照耀世界之神”,由銅板錘琢成型並鉚接起來而成。
女神像的雕像工程始於1875年。是1884年法國人民為紀念《美國獨立宣言》發表一百周年紀念日而贈送給美國的禮物。
雕像是分成幾塊來製作的,1885年運抵美國,雕像的基座是由美國人民集資捐造,於1886年4月完工。六個月後,雕像組裝完成,豎立在基座上,來指引愛好自由、向往自由的人們。
女神像高約46米,基座高47米,加起來總高93米。女神像是在巴黎組裝後用船運往美國的。
為了造神像,美國和法國都想了許多方法籌集資金。
但在美國籌集資金時遇到了困難,因此美國修造的基座的高度比預計的要低。
在法國,雕像很順利地完成了,並且也平安地船運到美國。但在美國,由於資金困難,基座建造進展緩慢,因此花了整整十個月的時間,女神像才被豎起來。
基座是用石頭建築的,足足用了兩年的時間才建成,上麵承受的是重約225噸的女神像。又由於基座很高,所以遊人隻能乘坐後來起用的電梯上到基台上。
站在上麵往下看,基座的形狀為11個角,因為這裏曾經是要塞,那11個角曾安置大炮的炮台。
基座下麵有一個博物館,博物館裏有關於女神像的結構和曆史的詳細說明。女神像穿的是羅馬式的衣袍,它是用薄銅片做成的,富有彈性,最重要的是它能抵擋、防禦強烈的陣風。
那麼,神像這麼高,它是用什麼支撐的呢?其內部的骨架是巴黎埃菲爾鐵塔的設計師埃菲爾設計的,均用鋼鐵製成。
這麼高,你不用發愁上不去,因為裏麵裝置了旋梯,旋梯從神像腳底一直通到王冠。要想達到頂部,就要從這裏一步一步地爬上去。
曾有人不理解女神像左腳所踩著的鎖鏈是什麼意思,設計師埃菲爾曾解釋,這代表把束縛自由的鎖鏈踩在腳下,不再受約束,獲得自由。
女神像右手高高舉起一個大火炬,到了晚上燈火通明,美麗異常。
女神王冠上的7根尖刺表示世界上的海和大陸,傳遞著“讓自由遍布七大洲和七大洋”的信息。
神像頭部是一個巨大的瞭望台,這裏能同時容納下30個人,可以讓人們美美地欣賞紐約的景色。
更為有趣的是女神像左手的那本《獨立宣言書》,這是一塊銘板,上麵用羅馬數字寫著“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本書上可以坐70個小孩。據作者自己說,神像的麵部造型是他母親的臉型,手腕的模特則是他自己的妻子。
整體看上去,自由女神像是一位手擎熾烈火炬的莊嚴女子。她所戴的王冠的尖狀突出物,象征著自由之光照耀七大洲和七大洋。她的左手握著一塊銘板,上麵刻著《美國獨立宣言》公布的日期;腳下的斷鐵鐐表示推翻暴政取得了勝利。
聳立在美國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成為了美利堅合眾國自由的象征。凡是去紐約的遊客都要去看一看這個代表民主與自由的女神像。
你知道嗎?美洲最古老的建築遺跡散布在今日的墨西哥境內和南美洲的西海岸。那裏的古老民族,在沒有鐵器和運輸工具的情況下,建造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石頭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