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震後施救和護理(1)(1 / 3)

1.災後救援總原則

地震發生後,我們要團結一致,在有能力的情況下,盡量幫助被困受傷人員,以減少人員傷亡,渡過難關。

救援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1)先搶救建築物邊沿瓦礫中的幸存者,及時搶救那些容易獲救的幸存者,以擴大互救隊伍。

(2)應當首先搶救醫院、學校、賓館、招待所等人員密集地方的傷員。

(3)先救近,後救遠;先救易,後救難;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以增加幫手。

(4)救援要快,時間就是生命。據統計,受災人員被困72小時後生存的可能性僅有10%左右。

2.救援時要講究方法

(1)要先了解房屋結構,再行有效且有防護的搶救,以防止搶救時發生意外傷亡。

(2)仔細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確定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

(3)救援時,清除覆蓋在傷員身體上的碎磚瓦時不可用利器刨挖,即使在沒有看到傷員的情況下也不可以。刨挖時要注意保護傷者的眼睛。挖掘被埋壓人員應保護支撐物,以防進一步倒塌傷人。

(4)實施救援時首先應使被困人員頭部暴露,先迅速清除其口鼻內塵土,防止窒息,再行搶救。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5)對於埋壓在廢墟中時間較長者,應首先輸送飲料,以延長其生命,為搶救爭取時間。

(6)對於頸椎和腰椎受傷的人員,施救時切忌生拉硬抬,以免造成進一步受傷,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對於危重傷員,應盡可能在現場進行急救,然後迅速送往醫院或醫療點。

(7)當發現一時無法救出的存活者,應立下標記,以待救援。

3.地震發生後如何尋找被壓埋的人

如何尋找被壓埋的人,方法很多。利用救助犬、生命探測儀等,可以很方便地對被壓埋者定位。但這些方法在大災區無法普及使用,為了贏得搶救時間,也可以用簡易的方法尋找被壓埋的生存者。

首先,了解基本情況。向知情的生存者詢問,了解什麼人住在哪些建築物內,震時是否外出等,從而了解哪些房屋內可能有較多的受困、受傷人員。

其次,要仔細觀察。仔細觀察廢墟中有沒有人爬動的痕跡或血跡,注意觀察有人的居住空間是否完全密閉應有無幸存者。

再次,要細心傾聽存活人員的動靜。可以趴在地上,耳朵貼著地麵細聽;也可以利用夜間安靜時聽;或者一邊敲打(或吹哨)一邊聽。特別要注意一些輕微的呻吟聲或微弱的敲擊瓦片的。

4.地震後急救基本原則

強烈地震後,人員傷亡較多,未受傷者必要時會參與到救護工作中。急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作為非醫務人員,不要輕易做危險的嚐試,盡量找醫務人員尋求幫助。如果無法找到醫生應又急需要救助傷員,請記住下麵的原則:

(1)保持鎮靜,謹慎行事。

(2)根據需要采取措施:

將傷者從危險區域中救出。

檢查傷者的呼吸和心跳。

應對休克狀況。

護理大量出血的傷口。

(3)組織救援(發信號、運送傷員等根

(4)精心照看傷者。

5.何為“昏迷姿勢”

“昏迷姿勢”能使失去知覺的傷者的頸部伸展,保持其呼吸道暢通;能使聚集在口中的液體流出,以免窒息。

怎樣使傷者擺出昏迷姿勢呢?

使傷者側拒卜。

將傷者壓在身下的一側手臂盡量拉直。

將傷者近地麵側的腿彎曲。

小心地將傷者遠離地麵一側的肩部和腰部拉向自己(用腿托住)。

將傷者壓在身下一側的胳膊肘小心地向後拉。

將失去知覺者的頭部向後伸展,臉部略微朝向地麵。

將傷者上麵的一側手臂平放在臉頰下麵。

6.如何使生命垂危者保持正確的姿勢等待救治救援者用雙手從下方抓住仰臥傷者的後頸,同時前臂者的部。

(2)用力使傷者的上半身直起,成坐姿。

(3)救援者緊靠著傷者的背部,避免傷者身體下滑。

(4)握住傷者的一隻前臂,放在傷者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