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的種種表現:
(1)受傷的部位變形,它的長度和形狀會與另一側肢體不一致。
⑵受傷的人聽到“啪”的裂聲,或是感覺到骨頭斷裂。
(3)傷口變紫、變腫。
(4)受傷的地方移動不自然,或是移動有困難。移動的時候會非常疼痛,或是移動時與正常的一側肢體不同。
(5)肢體移動時沒有困難,可是有“嘎吱嘎吱”的摩擦聲。
(6)直接從傷口就可以看得見斷裂的骨頭(即為開放性骨折)。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要隻要受傷就有可能存在骨折,除非現場有危險,如房屋倒塌、燃氣爆炸等情況,否則在未確定排除骨折或者固定傷口之前要卩不應該去移動傷員。
確定為骨折後,要保持冷靜,正確處理。
固定傷口但最好用夾板固定受傷部位的上下兩處,越過傷口,讓骨折的部位不能再移動。這樣,既能止痛,又能防止因為骨折斷端的移位而損傷神經、血管。在震區,往往無法找到像醫院一樣的夾板,這時可以就地取材,用一些厚艮紙、兩把傘的骨架、掃把柄、硬紙板、樹枝等堅硬具有固定傷口作用的物品,再用布條將傷口固定住,這樣也可以達到給骨折部位上夾板的效果。如果實在無物可用,可將受傷的上肢固定於胸壁,受傷的下肢固定於健偵,這樣也能起到固定作用。
如果有出血的情形,就輕輕地加壓止血但止血過程中盡量不要使骨折骨發生移位。出血量大者,可以采用加壓包紮或者止血帶止血的方法。但要注意,大量出血與骨折斷端移位比較,前者更具有致命性。
(3)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清洗傷口,也不要往傷口上塗藥,傷口表麵有明顯異物可以取掉,用幹淨的布塊或紙巾輕輕蓋在傷口上即可。對於開放性骨折暴露於體表外的骨頭斷端,千萬不要將其推回去,以免將汙染物帶人深層,隻要蓋好就可以了。
(4)在沒有固定之前,不要移動傷員。如果是自己骨折,一定要告訴身旁想幫助你的人,不要隨便移動你,以免使骨折的情況更加惡化。
力所能及的自我救治完成後,應設法盡快與醫療機構取得聯係,以求獲得進一步妥善的治療。
19.地震後觸電的緊急處理
(1)迅速設法關閉開關,切斷電源。找不到開關時,應就近找一些絕緣物品切幹燥的竹竿、木棍、扁擔、擀麵杖、塑料棒等,用力將電線從觸電者身上挑開。還可用絕緣的老虎鉗將電線剪斷。
(2)在觸電者脫離電源後,立即將其抬到通風較好的地方,解開衣扣、褲帶,保持乎吸通暢。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壓(心肺複蘇)。胸外按壓前可用拳頭稍用力捶擊心前區2-4次,有時心跳可因此恢複。搶救往往要堅持數十分鍾,在搶救同時,應及時向當地醫療急救部門或附近醫院求救。
(4)如有可能,可給觸電者吸人氧氣。
(5)妥善處理局部傷口,最好用凡士林紗布或鹽水紗布包紮,也可用清潔布塊包紮,並及時就醫。
20.地震後眼內異物的緊急處理
地震時房屋倒塌,會揚起很大的塵土,加之如果天氣惡劣,常常會有沙粒、灰塵、煤屑等落人眼內。這時不要驚慌,按照下麵正確的方法處理。
正確的處理:讓受傷者側著頭可由他人輕輕掀起眼瞼,用液體衝洗。用生理鹽水或自製的濃度為0.9%的淡鹽水衝洗最佳;有滋潤作用的眼藥水也可以;什麼都沒有就用涼開水。這樣反複衝洗,異物便可被衝出。
錯誤的做法讓
(1)用手使勁揉搓或用棉簽蘸取(這樣很容易劃傷眼球表麵)。
用不潔淨的水或者有酸度或堿度的液體衝洗這樣會造成感染或眼內灼傷如:
21.地震後腦震蕩和顱骨骨折的緊急處理
腦震蕩會有以下表現讓
事故後症狀立即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