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地震後的生活(1 / 2)

1.地震發生後謹防疫情

在地震發生後,由於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汙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屍體的腐爛變臭,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的迅速蔓延。曆史上就有“大災後必有大疫”的說法。

地震後常見的疾病有: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等。

作為普通公民,應該為預防地震後疫1清爆發做出應有的努力。

2.災難過後如何正確飲食

不能吃的食物:被水浸泡的食品;不密封的罐頭類食品;已死亡的畜禽、水產品;壓在地下已腐爛的蔬菜、水果;來源不明的、無明確食品標誌的食品;嚴重發黴(黴變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麥、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認的蘑菇等菌類食品壓卩工後常溫下放置超過4小時的熟食等。

飲食衛生習慣:不用髒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應煮沸或用消毒劑消毒,刀、砧板、抹布也應嚴格消毒;生熟食品應該分開存放,水產品和海鮮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飯前便後洗手;要正確加工食品,糧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幹燥、通風處保存,避免受到蟲、鼠侵害和受潮發黴。

3.災後如何保證飲用水清潔

(1)飲用水要經過澄清、過濾、消毒等處理後方可飲用,可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淨水片)消毒。

(2)首選井水,水井應修井台、井欄、井蓋,井周圍30米內禁止設有廁所、豬圈以及其他可汙染地下水的設施,打水應備有專用的取水桶。

(3)其次可選沒有汙染的山泉過、溪和上遊水,並劃定範圍,嚴禁在此區域內排放糞便、倒汙水垃圾等。

(4)最後,可根據情況選接自來水供水管線、打手壓泵小口井等,集中式的飲用水水源取水點必須由專人管護。

4.災後如何管理廁所和垃圾

(1)有計劃地修建簡易防蠅廁所,不隨地大小便,糞坑中加藥殺蛆。要進行環境消毒。

(2)固定地點堆放垃圾,並組織清潔隊按時清掏,運到指定地點統一處理。

(3)要管好家禽家畜,豬、狗、雞應圈養,不讓其糞便汙染環境及水源。豬、雞糞發酵後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後深埋,有條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土層要夯實。

5.災後做好滅蚊、滅蠅、滅鼠工作

(1)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被蚊蟲叮咬,夜間睡覺掛蚊帳,露宿或夜間野夕卜勞動日寸,暴露的皮膚應塗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驅蚊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