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與地震全球約85%的活火山和約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區。太平洋東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係和太平洋西緣的花彩狀群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活火山多達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稱,地震頻繁。
氣候太平洋有很大一部分處在熱帶和副熱帶地區,故熱帶和副熱帶氣候占優勢,它的氣候分布、地區差異主要是由於水麵洋流及鄰近大陸上空的大氣環流影響而產生的。氣溫隨緯度增高而遞減。南、北太平洋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回歸線向極地為20~16攝氏度,中太平洋常年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一般為1000~2000毫米,多雨區可達3000~5000毫米,而降水最少的地區不足100毫米。北緯40度以北、南緯40度以南常有海霧。水麵氣溫平均為19.1攝氏度,赤道附近最高達29攝氏度。在靠近極圈的海麵有結冰現象。
洋流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緯5~10度為界,分成南北兩大環流:北部環流順時針方向運行,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組成;南部環流反時針方向運行,由南赤道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秘魯寒流組成。兩大環流之間為赤道逆流,由西向東運行,流速每小時2千米。
海洋資源太平洋生長的動、植物,無論是浮遊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魚類和其他動物都比其他大洋豐富。
太平洋淺海漁場麵積約占世界各大洋淺海漁場總麵積的二分之一,海洋漁獲量占世界漁獲量一半以上,秘魯、日本、中國舟山群島、美國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漁場。盛產鯡、鱈、鮭、鯖、鱒、鰹、沙丁、金槍、比目等魚類。此外海獸(海豹、海象、海熊、海獺、鯨等)捕獵和捕蟹業也占重要地位。
太平洋近海大陸架的石油、天然氣、煤很豐富,深海盆地有豐富的錳結核礦層(所含錳、鎳、鈷、銅四種礦物的金屬儲量比陸地上多幾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錫礦、金紅石、鋯、鈦、鐵及鉑金砂礦儲量也很豐富。
航運太平洋在國際海運交通上具有重要意義。有許多條聯係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重要航線經過太平洋;東部的巴拿馬運河和西南部的馬六甲海峽,分別是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徑和世界主要航道。
大西洋
“大西洋”中大西一詞出自古希臘神話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中文名稱,最早來自於萬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廣東肇慶所翻譯的一本名叫《山海輿地全圖》的世界地圖冊,其中大西洋這個中文翻譯從那時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位置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麵積為9336萬平方千米,約占海洋麵積的25.4%,約為太平洋麵積的一半,是世界第二大洋。
大西洋北與北冰洋相接,西南以通過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經線同太平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同印度洋分界。大西洋的輪廓略呈S形。大西洋平均深度為3627米,最深處達9212米在波多黎各島北方的波多黎各海溝中。
島嶼大西洋中的島嶼總麵積約107萬平方千米。大體可分兩類:一類是大陸島,如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紐芬蘭島、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那利群島及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等;另一類是火山島,在大西洋中部呈串珠狀分布,如亞速爾群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