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說,地球上的水究竟來自何方?目前各種意見仍相持不下。要揭開謎底,還需要我們進行探索。
二、海與洋的區別
廣闊的海洋,從蔚藍到碧綠,美麗而又壯觀。人們總是習慣於將“海洋”兩字連在一起說,但不少人卻不清楚,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那麼,它們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聯係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體。世界大洋的總麵積,約占海洋麵積的89%。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處可達1萬多米。大洋離陸地遙遠,不受陸地的影響。它的水文和鹽度的變化不大。每個大洋都有自己獨特的洋流和潮汐係統。大洋的水色蔚藍,透明度很大,水中的雜質很少。洋底地形以海盆、嶺脊為主。世界共有4個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邊緣,是大洋的附屬部分。海的麵積約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較淺,深度從幾米到兩三千米。海鄰近大陸,受大陸、河流、氣候和季節的影響,海水的溫度、鹽度、顏色和透明度,都有明顯的變化。夏季,海水變暖;冬季,水溫降低。有的海域,海水還要結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節,海水會變淡。由於受陸地的影響,河流夾帶著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濁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沒有自己獨立的潮汐和海流。
海可以分為邊緣海、內陸海和地中海。邊緣海既是海洋的邊緣,又是鄰近大陸的前沿;這類海與大洋聯係廣泛,一般由一群海島把它與大洋分開。我國的東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邊緣海。內陸海,即位於大陸內的海,如歐洲的波羅的海等。地中海是幾個大陸之間的海,水深一般比內陸海深些;如地中海。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個,太平洋最多,其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三、四大洋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麵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據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現並命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並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於是也把這一海域取名為“太平洋”。
位置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北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900千米,麵積17968萬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總麵積的49.8%,占地球總麵積的35%。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經線與大西洋分界,北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連接,東經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西經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通印度洋,總輪廓近似圓形。
島嶼太平洋約有島嶼一萬個,總麵積44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島嶼總麵積的45%。大陸島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島、加裏曼丹島、新幾內亞島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島嶼(火山島、珊瑚島)。
海底地形可分為中部深水區域、邊緣淺水區域和大陸架三大部分。大致2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約占總麵積的87%,200~2000米之間的邊緣部分約占7.4%,200米以內的大陸架約占5.6%。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條島孤,島弧外側有深海溝。北部和西部邊緣海有寬闊的大陸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過5000米。夏威夷群島和萊恩群島將中部深水區分隔成東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錐。邊緣淺水域水深多在5000米以上,海盆麵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