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富饒的海洋(1)(1 / 3)

21世紀人類社會麵臨著“人口劇增、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三大問題的嚴峻挑戰,隨著陸地資源的日益減少,開發海洋、向海洋索取資源變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一、海洋——礦產資源的另一個寶藏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其陸地麵積僅約占總麵積的三分之一。雖然大陸上的礦產資源豐富,但經過人類的長期開采,資源的儲存量已一天天減少。在當今全球糧食、資源、能源供應緊張與人口迅速增長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開發利用海洋中豐富的資源,已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人類開發利用的海洋資源,主要有海洋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底礦產資源和海洋能源四類。

海洋資源指海洋所固有的,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所有自然資源。海底礦產資源包括海濱、淺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類礦產資源。按礦床成因和賦存狀況分為:

1砂礦

主要來源於陸上的岩礦碎屑,經河流、海水(包括海流與潮汐)、冰川和風的搬運與分選,最後在海濱或陸架區的最宜地段沉積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鉑、金剛石、砂錫與砂鐵礦,及鈦鐵石與鋯石、金紅石與獨居石等共生複合型砂礦。

2海底自生礦產

由化學、生物和熱液作用等在海洋內生成的自然礦物,可直接形成或經過富集後形成。如磷灰石、海綠石、重晶石、海底錳結核及海底多金屬熱液礦(以鋅、銅為主)。

3海底固結岩中的礦產

大多屬於陸上礦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氣資源、硫礦及煤等。在海洋礦產資源中,以海底油氣資源、海底錳結核及海濱複合型砂礦經濟意義最大。

海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聚寶盆”,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財富。海洋中蘊藏的礦產資源種類繁多,資源量極大。

1石油、天然氣

世界海洋石油資源量占全球石油資源總量的34%,據地質學家調查,全球海洋石油蘊藏量約1000多億噸,其中已探明的儲量約為380億噸。主要分布於淺海陸架區,如波斯灣、委內瑞拉灣與馬拉開波湖及帕裏亞灣、北海、墨西哥灣及西非沿岸淺海區。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在進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對深海進行勘探的有50多個國家。

世界海洋油氣儲量很豐富,而且海洋油氣產量將會穩步上升,成為世界油氣產量增長的源泉。由於深海的極大魅力,未來幾年,在深海的投資將會不斷增大,深海油氣所占的比重也會越來越大。而且,亞太地區還可能成為世界海洋油氣工業的引擎。在深海油氣產區,巴西、西非和美國墨西哥灣仍將占據主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說世界海洋石油工業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根據我國勘探成果預測,在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北部大陸架海域,石油資源量就達到275.3億噸,天然氣資源量達到10.6萬億立方米。我國石油資源的平均探明率為38.9%,海洋僅為12.3%,遠遠低於世界平均73%的探明率;我國天然氣平均探明率為23%,海洋為10.9%,而世界平均探明率在60.5%左右。我國海洋油氣資源在勘探上整體處於早中期階段。近年來近海大陸架上的渤海、北部灣、珠江口、鶯瓊、南黃海、東海等六大沉積盆地,都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

2濱海砂礦

濱海砂礦是指在濱海水動力的分選作用下富集而成的有用砂礦。該類砂礦床規模大、品位高、埋藏淺,沉積疏鬆、易采易選。濱海砂礦主要包括建築砂礫、工業用砂和礦物砂礦。工業砂據其質地而用於不同的方麵,如鑄造用砂和玻璃用砂等。礦物砂礦有金剛石、金、鉑、錫石、鉻鐵礦、鐵砂礦、鋯石、鈦鐵礦、金紅石、獨居石等。

濱海砂礦用途很廣,例如從金紅石和鈦鐵礦中提取的鈦,具有比重小、強度大、耐腐蝕、抗高溫等特點,在導彈、火箭和航空工業上廣泛應用。鋯石具有耐高溫、耐腐蝕和熱中子難穿透的特點,在鑄造工業、核反應、核潛艇等方麵用途很廣。獨居石中所含的稀有元素,像铌可用於飛機、火箭外殼,鉭可用在反應堆和微型電渡上。據統計,世界上96%的鋯石、90%的金剛石和金紅石、80%的獨居石和30%的鈦鐵礦都來自濱海砂礦,故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濱海砂礦的開發。

中國的濱海砂礦儲量十分豐富,近30年已發現濱海砂礦20多種,其中具有工業價值並探明儲量的有13種。各類砂礦床191個,總探明量達16億多噸,礦種多達60多種,幾乎世界上所有海濱砂礦的礦物在中國沿海都能找到。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鈦鐵礦、鋯石、金紅石、獨居石、磷釔礦、金紅石、磁鐵礦和砂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