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富饒的海洋(1)(2 / 3)

3海底煤礦

海底煤礦作為一種潛在的礦產資源已越來越被世界各國重視,特別是對於那些陸上煤礦資源缺乏而工業技術又很先進的國家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資源。目前,英國、土耳其、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均有不同規模的開發,並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中國海底煤田亦有分布,除現已探明的山東省龍口海底煤田外,黃海、東海和南海北部以及台灣省淺海陸架區大約300平方千米的新生代地層中也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我國的陸架煤礦主要分布在淺海區,向東可延伸到衝繩海槽中部和北部。

4天然氣水合物

天然氣水合物是在一定的溫壓條件下,由天然氣與水分子結合形成的外觀似冰的白色或淺灰色固態結晶物質,外貌極似冰雪,點火即可燃燒,故又稱之為“可燃冰”、“氣冰”、“固體瓦斯”。因其成分的80%~99.9%為甲烷,又被稱為“甲烷天然氣水合物”。作為一種新型的烴類資源,天然氣水合物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廣、規模大、埋藏淺、成藏物化條件好、清潔環保等特點,被喻為未來石油的替代資源。“可燃冰”可視為被高度壓縮的天然氣資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釋放出160~180立方米的天然氣。據估計,地球海底天然可燃冰的蘊藏量約為500萬億立方米,相當於全球傳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儲量的兩倍以上,是目前世界年能源消費量的200倍。全球的天然氣水合物儲量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

按天然氣水合物的保存條件,它通常分布在海洋大陸架外的陸坡、深海和深湖以及永久冰土帶。從南海的水深、沉積物和地貌環境來看,它是中國天然氣水合物儲量最豐富的地區。初步勘測結果表明,僅南海北部的天然氣水合物儲量就已達到我國陸上石油總儲量的一半左右;在西沙海槽也已初步圈出天然氣水合物分布麵積為5242平方千米,其資源量估算達4.1萬億立方米。按成礦條件推測,整個南海的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量相當於我國常規油氣資源量的一半。

5多金屬結核和富鈷錳結殼

深海一般是指大陸架或大陸邊緣以外的海域。深海占海洋麵積的92.4%和地球麵積的65.4%,盡管它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海底資源,但由於開發難度大,目前基本上還沒有得到開發。深海礦產資源主要有多金屬結核礦、富鈷結殼礦、深海磷鈣土和熱液硫化物礦等。

多金屬結核礦是一種富含鐵、錳、銅、鈷、鎳和鉬等金屬的大洋海底自生沉積物,呈結核狀,主要分布在水深3000~6000米的平坦洋底,是棕黑色的,像馬鈴薯、薑塊一樣的堅硬物質。個體大小不等。這種結核含有多達70餘種金屬和稀有元素,如銅、鈷、鎳、錳、鐵等。

深海勘測表明,多金屬結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其中太平洋分布最廣,儲量最大,並呈帶狀分布。世界深海多金屬結核資源極為豐富,遠景儲量約3萬億噸,僅太平洋的蘊藏量就達1.5萬億噸。

富鈷結殼礦是生長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麵的一種結殼狀自生沉積物,主要由鐵錳氧化物組成,富含錳、銅、鉛、鋅、鎳、鈷、鉑及稀土元素,平均含鈷達0.8%~1.0%,是大洋錳結核中鈷含量的4倍。金屬殼厚1~6厘米,平均3厘米,最厚可達15厘米。結殼主要分布在水深300~3000米的海山、海台及海嶺的頂部或上部斜坡上。

自20世紀以來,富鈷結殼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德、美、日、俄等國紛紛投入巨資開展富鈷結殼資源的勘查研究。據估計,在太平洋地區專屬經濟區內,富鈷結殼的潛在資源總量不少於10億噸,鈷資源量就有600~800萬噸,鎳400多萬噸。在太平洋地區國際海域內,經俄羅斯對麥哲倫海山區開展調查,亦發現了富鈷結殼礦床,資源量亦已達數億噸,還有近2億噸優質磷塊岩礦床的共生。

磷鈣土是磷鈣土是海洋中磷的重要資源,由磷灰石組成的海底自生沉積物,按產地可分為大陸邊緣磷鈣土和大洋磷鈣土。它們呈層狀、板狀、貝殼狀、團塊狀、結核狀和碎礫狀產出。大陸邊緣磷鈣土主要分布在水深十幾米到數百米的大陸架外側或大陸坡上的淺海區,主要產地有非洲西南沿岸、秘魯和智利西岸;大洋磷鈣土主要產於太平洋海山區,往往和富鈷結殼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