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新采用的“吸油法”初見成效。英國石油公司宣布,他們已經憑此收集了約15萬桶浮在海麵的原油。但不久之後人們發現,此法吸油量極其有限,根本抵擋不住源源不斷湧出的原油。
5月27號,專家調查顯示,海底部油井漏油量從最初的每天5000桶,上升到2萬5千至3萬桶,演變成美國曆來最嚴重的油汙大災難。原油漂浮帶長200千米,寬100千米,而且還在進一步擴散。為了幫助美國排除原油泄漏造成的汙染,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向美國伸出援手。
5月28日,英國石油公司宣布“滅頂法”封堵漏油失敗。這種方法是用泵將較重的液體打入油井,使其壓力大於油井外泄的壓力,從而減緩漏油速度,然後再向油井漏油處注入水泥封閉油井。但由於井壓過大,仍有大量原油溢出。“滅頂法”以失敗告終。
事件發生後,英國石油公司先後嚐試了多種封堵措施,包括建築隔離帶,使用化油劑、吸油棒、挖油罩、吸油管,采用滅頂法、“蓋帽法”,修建減壓井等,無一奏效。
隨著事態發展,美國政府承受了越來越大的壓力,更多地介入到事故處理中來。奧巴馬推遲了若幹出國訪問計劃,頻頻赴墨西哥灣地區視察。政府宣布,路易斯安那州、亞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佛羅裏達州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進入“漁業災難”狀態期,成立了獨立的總統委員會調查原油泄漏事件,同時暫停發放海洋石油開采許可證。內政部、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參與監測油汙清理活動,海岸警衛隊調動了1000餘名隊員參與清理油汙工作。美國政府司法部也已介入聯合調查行動,宣布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展開刑事和民事調查。
6月23日,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繼續惡化,原本用來控製漏油點的水下裝置因發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滾滾原油在被部分壓製了數周後,重新噴湧而出,繼續汙染墨西哥灣廣大海域。
7月15日,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近3個月後,英國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裝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點,沒有新的原油流入墨西哥灣。但是清汙工作還在繼續……1經濟損失市場估計,英國石油公司的賠償金、清理油汙費、建造減壓井和其他減緩泄漏設施費用以及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和佛羅裏達州的相關支出總共將高達370億美元。事故還將影響英國石油公司今後在墨西哥灣地區的油氣開采業務,打擊其金融市場表現。事故發生後,英國石油公司股價大幅下挫,市值從近1823億美元跌至6月1日的1150億美元,惠譽國際也將其評級從AA+級調低為AA級,16日進一步降至BBB,並且列入繼續觀察名單。
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各州也損失慘重。這次漏油事故波及墨西哥灣及周邊地區漁業、旅遊、能源、航運等多個領域,影響到產值達2340億美元的經濟體係的運轉。事故發生後,上述地區旅遊業陷入衰退,逾8.8萬平方英裏水域的漁業作業被迫停止,新的海底鑽探工程也暫時叫停。有的經濟學家認為,如果處理不好這次事故,有可能衝擊美國脆弱的經濟複蘇進程,甚至導致經濟的衰退。
對於沿岸漁民來說,漏油事件帶來了災難性後果。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及亞拉巴馬州進入“漁業災難”期,到5月28日禁漁麵積已達15.7萬平方千米,占美國在墨西哥灣專屬經濟區總麵積的四分之一。在美國,墨西哥灣漁業年產值高達65億美元,僅次於阿拉斯加州,是美國海產品的重要來源地。漁業也是佛羅裏達和阿拉巴馬一些地區地方經濟的主要支柱。漏油事件影響到漁民、批發商、零售商、加工廠等海產品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
不僅漁業如此,旅遊業也將受到很大影響。作為支柱產業,佛羅裏達州旅遊業年產值約600億美元,年吸引遊客8000萬人次,占佛州全年稅收的21%,支撐100萬人就業,僅彭薩科拉灣旅遊業一年收入就達5.52億美元。墨西哥灣周圍各州的旅館業和遊船租賃業已出現了遊客取消預訂的情形,旅遊業麵臨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