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1775-1836年)於1775年1月22日生於裏昂一個商人家庭,是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父親為他安排了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學習的環境。他自幼聰明好學,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尤其是在數學方麵有非凡的天賦。12歲學習了微積分,13歲發表了關於螺旋線的論文。18歲時,除了拉丁語,還通曉意大利語和希臘語。他不僅鑽研數學,還研究物理學和化學。在化學方麵,他最先預見了氯、氟、碘三種物質是元素,還獨立地發現了“阿伏伽德羅定律”。

安培最傑出的成就是在電磁學方麵。1820年7月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法國科學家阿拉果8月在瑞士聽到這一消息後,9月初回到法國立即向法國科學院報告了這一最新發現。善於接受新的研究成果的安培,懷著極大的興趣,第二天就重做了奧斯特的實驗,並於9月18日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第一篇論文,報告他的實驗成果。接著又在9月25日、10月9日提出了第二篇和第三篇實驗報告論文。在這三篇論文中,包括了電流方向和磁針偏轉方向關係的右手定則;同向直線電流間互相吸引,異向直線電流間互相排斥;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與磁針等效,等等。安培又用了二、三個月的時間進一步研究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把精巧的實驗和他高超的數學技巧結合起來,通過四個巧妙設計的實驗,得出了重要的結論,這就是:導線中的電流反向時,它們產生的作用也反向;電流元具有矢量性,作用在電流元上的力跟電流元垂直;電流元的長度和相互間的距離增加相同的倍數時,作用力不改變。安培根據這四個實驗,導出了兩個電流元之間相互作用的公式,即兩個電流元之間的作用力跟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就是著名的安培定律。

後來,安培又深入地探索了磁的本質,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為正確認識物質磁性指出了方向。安培把磁和電流聯係起來,從本質上認識了磁和電的統一。

安培探索根源的精神和精湛的實驗技巧受到後人的敬佩和讚譽,他在電磁學方麵的重要貢獻被麥克斯韋譽為“電學中的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