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桃花辯妖(1 / 2)

屈軼本是安慰之言,紅泥聽了卻麵露異色,好一會兒之後開口道:“說本大仙是木精,和妖又有什麼區別?妖之一字原是對精怪的通稱,也是天地所化,為何要刻意區別在仙、人、鬼三途之外?你會如此說,不過和世人一樣對‘妖’字存有偏見罷了!”

屈軼沒料到自己的勸慰之語竟惹來反諷,訕笑道:“仙君說的也在理,不過一個約定俗成的稱呼罷了,的確不該一味褒貶。凡人見識不比神仙,事出常態,不解來去,自然心生懼意,以為敵害。其實所謂妖,也不乏與人同席共飲、師友論道之輩。是在下偏頗了。”

落塵聽了他倆的對話卻在旁嘀咕道:“也許並非隻是凡人之過。千歲之雉,入海為蜃;百年之雀,入海為蛤;千歲龜黿,能與人語;千歲之狐,起為美人;千歲之蛇,斷而複續;百年之鼠,而能相卜……這些,都是邪佞之屬?”

“什麼邪佞之屬?你又從哪裏看來的這些?”

落塵沒有回答紅泥的問話。自然是天帝給的那些卷冊上看來的,所謂邪佞歸屬,自然也是卷冊所記。但是他聽了二人的對話卻不免心起疑惑,所謂妖物記載,現在細想不過些修煉有成的表述,緣何就被歸到了邪佞之中?

自從有所認知起,似乎妖之一字便是邪佞代稱,理應淪為三界公敵……同為天地所化,當真生來有別?凡事遇有不妥,皆是妖物所為?那這天地初始,緣何又允誕妖而出?天界降罪,因何要墮仙成妖?

他這裏暗自糾結,紅泥那邊又道:“天有五氣,萬物化成,木清則仁,火清則禮,金清則義,水清則智,土清則思,五氣盡純,聖德備也。是妖是精,既不脫天地所化的萬物其中,便具有五氣屬性。若能得成其一,便也可成仁者、智者、慧思知禮,講求忠義;若得五氣皆成,五德兼備,也當受人尊之敬之。”

莫染見他們說話語態嚴肅,紅泥更像換了個人似的,便勸慰道:“你這不是已然成仙了麼!”

“豈能這樣簡而論之!我輩修仙,原是為求長生,競相追逐仙界,是以為天庭乃最好去處,卻不表示,如果沒有大成就該淪為被人鄙棄之輩。生於槐江山,注籍登仙,是我之幸,倘若不是這樣呢?是不是也要被喊打喊殺?”

“也沒見著有人對花草樹木喊打喊殺的。”

“沒有?本大仙親見有人家中柳樹成精,便拿熱水澆樹、鐵鍁撅根,又請佛道作法追命不止的!小柳兒並非生就槐江山,你知他因何到了英招門下?”

“小柳兒不是槐江山的?”

“他原是和那老樹一處的,老樹被人疑為妖邪,而他這隻黑貓也被視為不吉,一並打殺。本大仙偶然下山正好遇見,救那老樹無能,隻好把他帶回來了。小柳兒和那老樹朝夕修仙,威懾方圓邪祟,可惜凡胎肉眼不識好歹,竟將守護之恩視作仇隙!”

屈軼聞言歎氣:“常人見識淺薄,為求自保趨吉避凶,又喜以己度人,難免行事偏頗。”

“嗬!我瞧並非見識淺薄,而是欺軟怕硬!一樣未知底裏,為何會對泥胎木塑頂禮膜拜?隻因那泥胎木塑背後皆是上尊之輩,或為庇佑、或為相求,都以為那有能耐的可以助自己達成所願,自然不屑那些尚未成仙得道的!”

“嗯,凡間有言,莫以成敗論英雄,凡人若不能登仙,仍可於人界成為聖賢,受百姓景仰。若隻為一己之私或成仙與否來論妖精良莠,確實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