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瑪麗亞號”謎案(2 / 2)

琴別爾連又仔細研究了當時的檔案記載,結果發現,當時各地報紙對那場大火都有報道:“火雨自天而降”;“請看,天空自燃”。還有一則神秘的新聞披露,“有數百名逃出火海的人都倒斃在似乎火舌舔不到的田野裏、道路旁和空地上。”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琴別爾連認為:這是一樁天災,並不是母牛撞翻了牛棚裏點著的煤油燈之類的不幸事件。在琴別爾連發現的一些文件中,也證實了他的說法,這些文件上記載,有顆解體的彗星曾於1871年10月與地球相碰撞,致使大塊流星體降落到地麵上,這正是引起芝加哥和其他城市神秘火災的原因,這也可解釋為什麼會有大批人倒斃在火舌舔不到的地方,實際上,這些人是被流星雨擊斃的。

芝加哥那場大火災發生在1871年10月,而“瑪麗亞?采列斯塔號”失事的時間是1872年11月,兩者相隔一年有餘,其間有什麼關係呢?琴別爾連想起了天文愛好者,奧地利的軍官馮?比拉當年發現、並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那顆比拉彗星。根據琴別爾連計算:每隔6年零6個月,比拉彗星就應回歸地球上空一次,然而,當比拉彗星最近一次回歸時,學者們意外地發現這位不速之客突然分裂成兩大塊,中間的裂痕寬達2.5公裏。“下一次彗星回歸時,不知形狀會如何?”興致盎然的學者們猜測著。可是,到了“規定”的回歸時間——1872年11月27日夜,比拉彗星卻“失約”了,此時,在歐洲各地卻襲來了一陣罕見的“隕石雨”。天文學家指出,從廣袤的天空中降下“隕石雨”的那個位置,恰恰是比拉彗星應該出現的地方。這表明這場罕見的“隕石雨”正是比拉彗星最終崩潰的殘骸。實際上,這類流星雨今天仍能觀察到,隻是規模不那麼令人注目罷了。

“瑪麗亞?采列斯塔號”失事的時間正是天文學家報告的比拉彗星完全分崩離析,成為隕石雨飛入地球上的時刻。難道這就是鑄成悲劇的原因?我們不妨進一步詳細描繪一下當時發生的過程:

……雙桅帆船的船員突然聽到了越來越響的隆隆聲,閃亮的光曳一道接一道地劃破了夜空,緊接著一團團火球爆炸著自天而降。濃烈的嗆人煙霧在船的四周彌漫開來,使人呼吸窒息。此時,火球會隨時落到船上,而船艙裏卻放著約二千桶酒,由於貨艙長久未透風,艙裏積蓄著不少酒精蒸汽,隻要濺進小小的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在這種情況下,船長下令放下甲板上的救生小艇,讓船員乘救生小艇暫且離開帆船,以躲過可能發生爆炸的危險期。他們當時想找拖索,可是慌亂中一時又找不到,於是就用斧子砍斷了升帆的纜繩,這正好解釋了為什麼船上留有斧砍的深痕。

接下來的情況可能是:一陣風扯斷了拖索,刮走了救生小艇,水手們用盡平生力氣劃槳,也無法使救生小艇靠上帆船。這時,恰好有一塊隕石擊中了救生小艇,舟翻人亡……而那艘失去了全體船員的“瑪麗亞?采列斯塔號”在海上漂蕩了幾天後,才遇上了英國的海帆船。

也許有人會發問,隕石會那麼巧正好砸到救生小艇上嗎?這完全是可能的事。曾有艘英國三桅帆船“埃克裏普斯號”在太平洋上航行時,在某個夜裏被一顆人頭般大小的隕石轟然一聲擊中,貨艙當即起火,雖然火最後被撲滅了,但因船底破洞無法堵住,結果帆船沉沒了。

類似的巧事並非絕無僅有。英國帆船“薩吉塔裏烏斯號”也曾遭到一塊大隕石的襲擊,船員剛剛來得及逃到救生小艇上,帆船就沉入海中。

在浩瀚的海洋中,船隻的活動範圍雖然隻占其很小的一部分,遭受隕石“火雨”的襲擊,猶如中“頭獎”一樣,幾率可能微乎其微。對於“瑪麗亞?采列斯塔號”的謎案,盡管有種種合情合理的解釋,但至今還沒有任何確鑿的客觀證據,所以還是一件未決的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