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帆船“馬爾波羅”號滿載凍羊肉和羊毛從新西蘭起航開往英國。該船一直沒駛到預定港口,最後作為失事而注銷。過了20年,有人意外地發現“馬爾波羅”號正在火地島岸邊滿帆航行。發現“馬爾波羅”號的那艘船的船長在報告中說:“馬爾波羅”號的一切都完好無損,保持著正常航行狀態,甚至連“水手們”也像是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舵輪旁有一具遺骸,艙口處有3具,10名值班水手也在崗位上,艙裏有6具遺骨,那可能是輪休的水手。遺骸上還殘留著衣服碎片。船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雖經過仔細研究,仍是一無所獲。
航海日記雖然找到了,但上麵已生滿黴菌,一個字也看不清了。
1948年,一艘內燃船“烏蘭格?麥塔奇”號上發生的事就更令人奇怪了。人們突然收到海船的求救電報“SOS”,並收到以下電文:“所有的軍官、船長……都死了。我也要死……”。救援者登上那條船,看到了一幅奇怪的景象:所有的人都死在自己的崗位上,臉上凝結著極端恐怖的表情。
有的全體乘員不知什麼原因突然同時死亡,有的則不知怎麼回事竟全體棄船而去。1953年內燃機貨輪“霍爾球號”就是這樣。1969年6月,報上也曾報道過這樣的新聞:“在亞速爾群島附近海域,發現兩艘空空無人的快艇,船上的食物、飲用水和救生器材完好無損……”不但人是這樣,有的鯨魚也會出現集體“自殺”的現象。1980年6月30日上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北部西?羅克斯附近,就發生過成群的巨頭鯨衝上海灘的現象。人們為保護這些珍貴動物,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企圖把它們拖回海去。可這一切努力都枉費心機,被拖回海裏的鯨魚,又固執地衝回海灘。鯨魚幹燥的皮膚上出現了血泡,鮮血不斷從破裂處流出。多數鯨魚窒息而死。
對這一係列奇怪的現象,人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分析。最後發現:原來罪魁禍首是次聲波。
這種次聲波是一種頻率較低的、人耳聽不見的聲音,一般在20赫茲機械波以下。天氣的激烈變動,如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極光放電、火山噴發、地嘯、海嘯和台風等,都可能產生強烈的次聲波。據分析,強烈的7赫茲次聲波就可致人死亡,而一般風暴所產生的次聲波平均在6赫茲左右,有時,熱帶風暴完全能產生7赫茲的次聲波。前麵介紹的種種現象,都是這種次聲波造成的。
我們明白了次聲波,問題並沒有結束,還有些問題等待著人們研究,比如,怎樣減少次聲波的產生?采取什麼措施才能控製次聲的出現?次聲的安全極限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