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燃料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綠色植物也能產生燃料,你信不信?
非洲喀麥隆的立克利族,每年夏季都要舉行通宵達旦的火把節,所用的火把就是天然的火把樹。夜色降臨以後,族人們便圍聚在火把樹下,選出一個小夥子爬上兩丈多高的樹頂,在上麵挖一個小洞,然後插上一根藤蔓做成的火繩,點燃火繩後,洞裏的樹油便燃燒起來。火把樹成為一支豎立在地麵上的大火把。節日過後,人們將火熄滅,而火把樹並未燒死,它還會不斷分泌樹油,待來年再供人們使用。後來,人們試著把這種火把樹的樹油灌進汽車油箱,居然能發動汽車。火把樹十分稀有、珍貴,目前在世界上發現的僅有1000棵左右,大部分在西非的喀麥隆,少量在南美的智利。
澳大利亞也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樹,它生長在原始林區。在樹上隨便鑽一個洞,就會流出清亮的類似汽油的液體。這種液體不需加工便可直接灌入汽車油箱裏使用,一點不比汽油遜色。
當地人將這種樹稱為“燃油樹”。一棵長成的燃油樹,每年可出油2500千克。
中國也有類似澳大利亞燃油樹的樹木。陝西有一種叫“白乳木”的樹,切開它的樹皮,便會流出一股股白色液體。當地人將這種液體作為燈油使用,發出的光又亮又不生黑煙。白乳木經植物學家研究,確認它是油棕樹的一個種類,在馬來西亞、尼日利亞和剛果都發現過。
不但樹木可以產出燃油,花也能變成燃油。
泰國曾審理過一宗聞所未聞的案件,法庭被告席上的“嫌疑犯”竟是一束美麗而香氣撲鼻的鮮花。原來泰國南部林區經常發生神秘的火災。大火不但燒毀森林草原,而且危及居民住宅,但作案者卻一直未能捕獲。後來,化學專家們揭開了火災之謎,罪犯是一種叫“看林人”的花。這種花生長在溫濕的林區,它的花朵和莖葉內飽含著一種揮發性物質。這是一種極易燃燒的芳香油脂。當森林空氣幹燥灼熱時,它就會無火自燃,引起火災。警官當著法官的麵,用火柴輕易地將鮮花引燃,火苗發出幽藍的光,嘲笑著法庭。法庭隻好啼笑皆非地判處這種花接受“嚴格監管”,算是對案件作了一個交代。後來,人們將“看林人”花采集起來,經過擠壓加工,生產出一種燃油,性能與柴油相似,也可以用作汽車燃料。
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美國科學家卡爾文博士在巴西找到的一種能生產石油的怪樹,當地人叫它“苦配巴”。這是一種高大喬木,可以長到30米高,1米粗。在它的樹幹上鑽一個直徑5厘米的孔洞,1個小時就可流出10升金黃色的油狀樹液,成分十分接近柴油,可以直接作為柴油車的燃料,而且燃燒以後不汙染空氣。卡爾文博士稱它為“綠色石油”。這種樹由於產油量大,美國、日本都引種了它,用它來生產“柴油”。卡爾文博士甚至設想,公路沿途都種上“苦配巴”,一棵樹就是一個小小的加油站,將會大大緩解能源危機。
在菲律賓和我國海南的尖峰嶺、吊羅山等熱帶森林中,有一種叫“油楠樹”的大喬木,與“苦配巴”十分相似,也生產“柴油”,每棵樹一年可收獲50千克“柴油”。
1928年-1932年,美國科學家艾迪遜在研究橡膠樹的時候,發現了更多的“石油樹”。它們的皮、幹、根、葉甚至果實中都有可以燃燒的液體。這些流體來自綠色植物,可再生,無汙染,艾迪遜為它們取名叫“綠色汽油”,並發表專著介紹它們,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一般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隻是生成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等元素組成。可是,絕大多數“石油樹”卻能經過光合作用產生出許多膠汁狀的碳氫化合物,它們從外形到成分都與石油非常相似,完全可以代替石油作燃料。人們可以像在橡膠樹上割膠那樣,采集“石油樹”的樹液,獲得“石油”;而“石油樹”還是照樣生長,產出新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