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察,尼亞加拉河形成於1萬多年以前。大陸冰蓋消融後,露出白雲岩構成的尼亞加拉陡崖,伊利湖盆地流水經此外泄,形成瀑布。在水的侵蝕作用下,瀑布逐漸後退,出現了尼亞加拉峽穀。
尼亞加拉大瀑布距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倫多隻有130千米,乘汽車1小時就可到達,遠在數裏之外,就可聽到猶如雷鳴般的轟轟巨響,這是大瀑布一瀉千丈發出的聲音。
站在馬蹄瀑布對岸,憑欄遠眺,隻見大瀑布的巨大水流像億萬匹雪白的帛練。滔滔不絕地傾瀉而下,澎湃咆哮,似驚雷齊鳴,撼山搖穀。瀑下飛沫四濺,瀑上霧氣遮天。若遇上晴朗天氣,大瀑布前方的天空上就會掛起一道豔麗的彩虹。這是因為,瀑布落下時濺起的無數微小的水點隨風升到半空,日光照射其上即形成彩虹,恰如雨後日出形成的彩虹一般。看到這一大自然的壯觀奇景,令人陶醉無比,既覺人生的短暫,又感人之渺小。
在尼亞加拉觀賞瀑布,也可乘升降機通過一條垂直的隧道下到瀑布側麵的一個崖洞中,人們都身著防水衣到洞口——名副其實的“水簾洞”觀瀑,隻見瀑水傾盆,垂直下瀉。其響聲像隆隆驚雷,在隧道內回旋蕩漾,不絕於耳。
人們還可以乘直升機鳥瞰瀑布全景,或登上附近一座160米高的瞭望塔,在旋轉餐廳裏,縱目遠眺瀑布四周的壯觀景色。在這裏,可以看到遠處的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尼亞加拉大瀑布的來源去向,以及附近加、美兩國的城鎮村落。
如果餘興未盡,還可以在夜間觀賞瀑布。在夜間,各種顏色的巨型聚光燈,從不同的角度照射瀑布。那搖曳不定的燈光,像無數條彩龍飛舞,五彩繽紛,將大瀑布打扮得比白天更多姿多彩。
觀賞大瀑布,最為動人心魄的莫過於乘上“霧中女神”號遊艇,逆流而上,搏擊驚濤駭浪,向馬蹄瀑布靠近。站在遊艇上,抬頭望去,隻見一排排山嶺般的水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咆哮著從天上飛瀉而下,似乎頃刻間就要將遊艇吞沒,其勢驚心動魄。那激起的雪白的浪花,那發出陣陣雷鳴般的巨大聲響,給人的感覺又和在對岸遠處觀看大不相同。巨浪將遊艇一下子拋到空中,一下子又降落於水麵,使人們的心情也隨著這驚心動魄的場麵而激動不已。
冬季觀瀑布則另有一番情趣。加拿大冬季漫長,天氣嚴寒,滴水成冰。然而這一大瀑布因水源充足,故仍奔騰不息。瀑布濺起的水珠在兩岸樹木岩石上凝成冰雪。站在岸邊觀瀑台上極目四望,隻見高處銀裝素裹,低處白絮成堆,岩石像玲瓏的玉雕,樹木像美麗的珊瑚花。這時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就像一位身披雪白婚紗,美麗絕倫的新娘。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心髒地帶,有一座聞名世界的“沙漠博物館”,那裏陳列著許多從沙漠裏挖掘出來的幾千年前的木乃伊。
“沙漠博物館”坐落在世界上最幹旱的阿塔卡馬沙漠裏的一片綠洲中。沙漠綠洲的早晨涼颼颼的,在明亮的天空裏飛翔著許多美麗的小鳥,路旁長滿了綠色的小草和野菜。
博物館是一座鋼筋水泥的大型單層建築。館內就像是一個古印第安人的世界。展櫥上陳列著數以百計的印第安人木乃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的姿態完全一樣,都是兩臂抱膝,頭趴在膝上,蜷縮在一起,並被用粗草繩子從背部到腿部密密實實地捆綁著。這些木乃伊保存得十分完好,麵部肌肉已經幹縮,黑黑的長發披在肩上。這些木乃伊是1954年在這個鎮附近的沙漠裏發掘出來的,距今大約有1500年的曆史。
幾萬年以前,在南美太平洋沿岸生活著古印第安人。他們有一個習俗,就是死後不能讓屍體腐爛消失。為此,在人死後,他們用石器把死者開膛破肚,掏去內髒並用貝殼和飛禽的長喙挖出腦髓。然後,再把熱木炭和灰燼裝入軀殼內使水分蒸發掉。最後,再用羽毛和礫石填棄腹內,並用植物汁液和著細土和烏蛋白塗抹全身,再用繩索捆綁結實後置於罐中,深埋在沙裏。阿塔卡馬沙漠常年無雨,幹燥異常,經處理的屍體不易腐爛,所以能完好保存至今。這些木乃伊對研究美洲人類曆史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智利沙漠博物館的木乃伊吸引著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考古學家前往探秘。因為這個沙漠博物館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木乃伊的保存又是最完好的。據說秘魯也有木乃伊,但遠不及智利的木乃伊保存得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