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銀牌天使(1 / 3)

大契丹官道之上,一匹渾身漆黑的駿馬正在奮蹄疾馳,馬背上端坐一人,鼻梁挺直,龍眉鳳眼,英武中帶著儒雅之氣。隻是此人雙眉緊鎖,凝視前方,正是孤身赴契丹的陽雲漢。

策馬揚鞭的陽雲漢想起前番到大契丹陰山之時,還有上官碧霄和溫無鬼二人相伴,此刻卻是自己孑然一身,心下不禁悵然。

陽雲漢一路風塵仆仆快馬加鞭,終於趕到了大契丹中京城大定府外。

澶淵之盟後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緒為了在接待大宋使臣時彰顯大契丹國威,又為了滿足四時捺缽之需,選擇在奚王牙帳所在地建立中京城。

此地四麵環山,土地肥沃,水草肥美,向南翻越燕山山脈可達南京,向北渡過西喇木倫河便是都城上京。

中京城曆時兩年建成,規模體製皆效仿大宋東京的營建製度,比之大契丹上京還要宏大。

中京設三重城垣,由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重城組成,外城居住漢、回、女真等各族百姓,內城居住契丹平民和一些身份低微的官吏,並設有驛館,如接待大宋使臣的大同驛,接待高麗使臣的朝天驛,接待西夏使臣的來賓館等,而皇城居住的是契丹貴族。

陽雲漢牽馬進了中京外城,撲麵而來一派熙來攘往的繁榮景象,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興盛竟是不下大宋東京。

陽雲漢心下感慨,若是大宋和大契丹兩國能永息兵戈,兩國萬民定能安居樂業。

進城之後,陽雲漢尋了家客棧住了下來。到了約定的日子,陽雲漢很容易就尋到坐落在外城西南隅山崗上的鎮國寺。

此寺依山就勢,青鬆拱揖,棟宇騫騰。陽雲漢剛到寺門口,立刻有個小沙彌迎了上來,合十施禮:“敢問施主可是陽雲漢大俠麼?”

陽雲漢頗為詫異,點頭應承。小沙彌見狀,立刻滿臉堆笑:“陽大俠,小僧寶能遵照大於越吩咐在此守候多時了,請隨我來。”

陽雲漢旋即明白定是大於越耶律曷質向寶能小沙彌交代了自己相貌,讓他一直在寺門口守候著自己。

寶能小沙彌頭前引路,卻沒有從鎮國寺正門進入,而是繞著鎮國寺走了小半圈,帶著陽雲漢從一個隱蔽的側門進了鎮國寺。

這裏不像鎮國寺正門口那樣遊人如織,卻站著二十來個大契丹宮帳軍,見寶能小沙彌帶著陽雲漢入寺,也沒有上前盤詰阻攔。

寶能小沙彌帶著陽雲漢在鎮國寺內曲曲折折走了許久,終於來到一座不起眼的廟堂前。守在門口的正是陽雲漢的老相識烏利、曲利、拂郎、文榮四人。

四人見到陽雲漢,齊齊躬身施禮,烏利上前說道:“陽大俠,你來啦,我家師尊在此恭候多時了。”說罷,烏利推開廟門引陽雲漢入內。

陽雲漢舉目望去,屋裏坐著三人。大於越耶律曷質居左,他的斷掌傷口包裹著,臉色看起來紅潤了很多。右手一人身著圓領窄袖長袍,是個約二十歲光景的英俊青年。

最讓陽雲漢震驚的卻是居中而坐那人,此人衣著華貴,四十餘歲年紀,滿臉不怒自威,豁然正是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緒。隻是耶律隆緒並沒有穿黃袍,顯然是悄悄出宮微服私訪。

陽雲漢萬萬沒有料到大契丹皇帝會親自在鎮國寺等候自己,一時之間忘了招呼。反倒是大於越見是陽雲漢進來,欣喜之下,立刻起身相迎,將陽雲漢讓在了左手上座,自己則在左手末座相陪。

右手那英俊青年見陽雲漢進來,麵露好奇之色,雙目緊鎖陽雲漢,好似看不出眼前這個即算不上風流倜儻,又算不上高大威武的人為何會被當今聖上和大於越如此推崇。

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緒卻認得陽雲漢,十餘年前陽雲漢和大宋武林一幹人等夜入契丹大營行刺之舉,如何能讓他忘記。此刻耶律隆緒見陽雲漢進屋落座,威嚴的麵孔上卻也浮現微笑之色。

大於越耶律曷質將陽雲漢引薦給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緒後,耶律隆緒鄭重說道:“陽壯士,大於越已經將你在恒山之巔的所作所為細細向朕稟報。多謝陽壯士以德報怨對我大契丹一幹人等施以援手。

陽壯士過往和我大契丹的恩怨已如過眼雲煙,望陽壯士能再助我大契丹皇族一臂之力。朕和大於越說,為了以示誠意,朕定當親自出宮來見陽壯士。”

說到這裏,耶律隆緒頓了一頓,清了清嗓子,方才繼續說道:“陽壯士,朕願意起誓,若得陽壯士相助,我大契丹皇族定世世代代遵守澶淵之盟,和大宋交好下去。若是我大契丹先起戰端,朕及朕的後代永墮阿鼻地獄,生不得安寧,死不入輪回。”

耶律隆緒竟以一國之君的身份向陽雲漢發下毒誓,陽雲漢聞言也是麵色微變,仔細端詳起耶律隆緒來,卻見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緒雙目之中滿是誠懇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