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宗王誦和康肇合力消滅了大敵之後,二人很快產生嫌隙。康肇功高震主,行止飛揚跋扈,穆宗王誦惶恐之下企圖殺死康肇,不過康肇身為一代權臣,先下手為強,竟誅殺了穆宗王誦和其一黨,並立穆宗堂叔王詢為王,此事即為康肇政變的始末。
不過在此之後,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緒以替穆宗王誦報仇為由,統率四十萬大軍征討高麗,一路攻破高麗西京和都城開京,擒殺了康肇,而那高麗王王詢躲避到平州得以幸免。
千秋太後又是一聲歎息:“幾年前大契丹攻破開京之時,貧尼終於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於是來到此處遁入空門,號為淨月,許身佛門,以贖自己罪孽。
上一代恩恩怨怨都已是過眼雲煙,雖然王詢依舊不願放過貧尼,貧尼卻實在不願致恩他們找王詢和康肇的後代再去尋仇。否則生靈塗炭,受苦的依舊是黎明百姓。”
淨月師太說到這裏已經是精疲力竭,陽雲漢和項鳴鴬見狀忙起身告辭。二人在城外休憩了一晚,第二日一早騎行到開城,所見情景卻令二人大吃一驚。
隻見開城內一片兵荒馬亂的景象,到處都是逃難的人群。高麗兵士們不是在執行巡查任務,反而趁亂幹著強取豪奪的勾當。
原來大契丹國大軍撤退回國的消息還未傳到開城,開城內百姓以為大契丹軍隊旦夕而至,開城又要猶如幾年前那樣被大契丹軍瘋狂劫掠,驚慌失措之下,紛紛離城逃命。
陽雲漢和項鳴鴬逆著人群朝城中而去,好不容易找到一座酒樓依舊開門營業。酒樓名曰“談笑樓”,往日裏該是高朋滿座,談笑風生,今日卻是人丁冷落。
陽雲漢和項鳴鴬二人上到二樓雅座,陽雲漢發現二樓倒是有十來個客人座了三桌,其中有兩人的背影看上去頗為熟悉,隻是一時間想不起在哪裏見過。陽雲漢也未多想,和項鳴鴬落座之後,點了酒菜讓小二速速送上。
先前那三桌客人倒是沒留意陽雲漢和項鳴鴬二人,隻是頻頻探頭向樓下大街張望,好似在等待什麼人經過。
過得片刻,樓下傳來喧嘩聲,顯然有大隊人馬通過。樓上的三桌客人連忙從包袱裏取出兵器,紛紛從樓上躍下。陽雲漢這時終於看清楚先前似曾相識背影二人的側臉,可不正是金致日和金致恩麼。
陽雲漢和項鳴鴬連忙來到樓邊向下看去,金致日和金致恩這一撥人馬除了埋伏在樓上的十來人外,在樓下街道上還隱藏著三十來人,合計有五十人之多。
而被他們圍困的人馬隻有二十來人,金致日和金致恩這一夥人拚命想要襲殺的顯然是這二十來人保護的正中兩人。
這兩人穿著打扮一文一武,文官年約三旬,長的白白淨淨,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武官則稍微年長一些,英姿勃發,手握腰刀。
金致日和金致恩指揮著手下武士拚命圍攻,一來他們人數占優,二來他們又是有備而來,很快被圍攻的二十來人中有人傷亡倒下。
不過這二十來人顯然也都是死士,沒有一人轉身逃走的,隻顧拚死血戰,保護自己的兩個主子。
金致日和金致恩帶領手下武士衝散死士陣型,衝到文官和武官身邊,二人揮刀猛攻。
那武官連忙將文官護在身後,舞刀防守。可惜他的武功論單打獨鬥,當和金致日或金致恩在伯仲之間,此刻以一敵二就落了下風。
眼看金致日一刀劈來,武官連忙揮刀封擋,二人兵器磕在一起,各自震的退後三步方才穩住身形。
這樣一來,那文官卻脫離了武官的保護,金致恩哪裏會錯過如此良機,一刀橫掃,就要將那文官斬為兩段。
緊要關頭,金致恩突然感到自己手中腰刀好似不聽使喚,不僅沒有繼續橫掃,反而被一股吸力引走。
金致恩吃驚之下,趕忙調息運氣想抓緊手中腰刀,哪料到腰刀還是脫手飛出,飛到了旁邊一人的手裏。
金致恩轉頭一看,此人正是在淨月庵中見過的陽雲漢,金致恩心中難免吃驚,怔在當場。
此時金致日也察覺到了陽雲漢的出現,連忙脫離和武官的戰團,向陽雲漢後背一刀劈來。
陽雲漢壓根沒有回身,仿佛背後長眼一般,突然伸手一抓,金致日隻感到一股巨力傳來,手中腰刀脫手飛到了陽雲漢手中。
陽雲漢絲毫沒有停留,身形晃動,前來圍攻的五十幾個武士個個覺得眼前一花,還沒明白怎麼回事情,已經紛紛失去了手中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