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因具有節約用能,減少汙染的優點,已成為目前城市建築發展的趨勢。不過,高層和超高層建築受到的風力大,地震時容易倒塌,樓房也容易下沉,因此,科學家正在設計其他形式的建築。
有些建築師從大樹的結構中得到了啟示:大樹之所以不怕狂風暴雨和地震的威脅,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固定在泥土中的龐大的根係、堅固的樹幹和披掛於枝條上的樹葉。於是,建築師設想,把房子的垂直結構建築成堅固的“樹幹”,並同時使它深深地“紮根”於土壤和岩石中。樓梯、電梯等安裝在“樹幹”內,作為上下通道。在“樹幹”上安置很多根挑梁,像樹枝那樣伸展出去。一隻隻用輕質材料衝壓而成的房間,像樹葉那樣懸掛於挑梁上。這樣,新型的懸掛建築就誕生了。
這種懸掛建築不僅具有優良的抗風、抗震性能,居住在裏麵可以高枕無憂,而且建造比較方便,避免了高層、超高層建築施工中笨重的體力勞動以及給交通運輸、工程占地帶來的種種不便。一個個懸掛的房間可在工廠衝壓成形,由汽車運到工地,再用吊車或直升機把它們一一掛在挑梁之上就成。
這種懸掛式建築為人們的居住提供了許多方便。它通風好,可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房間位置可以任意調換,高層、低層、左側、右側,隨意選擇。如果誰家的房間出了毛病,隻需單獨檢修,對其他居民以及整個建築沒有絲毫影響。搬家也不需要興師動眾,把懸掛房間取下,由汽車或直升機運到新的“樹幹”處,再掛起來,人們就有了新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