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可生長的房屋——植物建築(1 / 1)

現在的房屋一旦建成就不再變化。未來的一些房屋將是會生長的植物建築。80年代初,美國芝加哥建造一座行政大廈,樓房內既沒有磚牆也沒有板牆,而是用一種活的植物將房間隔開,成為一種能生長的“綠色牆”。

這種植物建築有著悠久的曆史。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為了防寒,把草種在樹枝編成的屋頂上,形成厚厚的一層禦寒屋頂,以保持住房的溫暖。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居民,從淤涸的河床上切下帶草的整塊泥土,砌牆鋪屋頂,草生長起來,根莖相接,使建築物連成一體,既增加了強度,又能隔熱禦寒,美化環境。

現代的植物建築已不是簡單的泥草結構,而是采用經過規整的活樹木來作梁、柱和牆體。它不需要龐大的施工機械設備,而大體用兩種施工方法:一種稱為“彎折法”,利用樹木自然彎曲刻出缺口,再使它長合;另一種叫“連接法”,把傷破的兩枝條接合,用人工方法形成“連理枝”。建築師運用這兩種基本方法,可建造出許許多多構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橫生的拱廊、曲橋、屏風、圍牆、商場、住宅、辦公樓等。如果選擇得當,建成的房屋可常年綠葉蔥翠、百花豔麗、佳果不斷。人們居住在這種房屋內,仿佛置身於美麗的大自然中,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植物建築結構簡單,可以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價便宜,而且能將房屋建築與綠化環境結合起來,有效地防止噪音與空氣汙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粉塵,是十分理想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