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專門工具,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基本維護費用,士兵在野戰條件下也可方便維護步槍。
11.暴風雨槍——突擊步槍
通常來說,突擊步槍有很多種,以下我們來介紹實戰中幾種最為常用的突擊步槍,如俄羅斯AK47係列突擊步槍、德國G36式突擊步槍、法國FAMAS式突擊步槍、中國95式突擊步槍、美國M16式突擊步槍、ASM-DT兩棲突擊步槍。
(1)俄羅斯AK47係列突擊步槍
如果要問當今世界上數量最多,使用最廣的突擊步槍是哪一款,答案恐怕就非蘇俄AK係列莫屬了。
根據2001年世界著名輕武器雜誌《槍的世界》公布的消息來看,截止2001年5月,AK係列突擊步槍的總數在全世界已超過5000萬支,排在第一。該雜誌還把AK47評為20世紀“世界六大名槍”之首,足見AK係列突擊步槍在世界各國受歡迎的程度。
AK47作為世界上第一代突擊步槍的代表,早在20世紀的40年代便聞名遐邇。由於該產品定型較早,且發射的是7.62毫米的中徑彈,這導致武器後坐力偏大,槍口上跳嚴重,尤其是實施連發射擊時,精確度遠不能與現代小口徑步槍相比。
不過,卻是由於AK47優越的性能和可靠性,使得在越南戰爭中,美國士兵竟然扔掉手中的M16轉而使用AK47,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M16在風沙、沼澤及泥濘等惡劣環境中,故障率高。相比之下,AK47表現出動作可靠,結實耐用,故障率低等優點,這也是AK47備受青睞的重要原因。
在越戰中,美軍扔掉手上的M16而抓起AK47,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在與越軍隔著植被戰鬥時,美軍M16的穿透力明顯不足。而AK47在穿透力上表現不凡。
(2)德國G36式突擊步槍
德國的G36突擊步槍屬於第三代突擊步槍,於1995年才開始列裝。雖然它遠不及M16、AK47、AUG那樣名聲遠揚,但是絕妙的構思,看似常規卻又處處透出的非常規的創意,以及優良的作戰技術性能,足以讓它公開亮相。不久,它便引起世界槍壇的廣泛關注,並在短短數年間,排在了世界小口徑名槍之列。
G36突擊步槍采用了許多非常規設計,它的瞄準具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該槍完全放棄了以往常規的機械瞄準具,取而代之的是以準直和望遠式兩套光學瞄準具,使鏡、槍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此外,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在G36加裝夜視儀後,形成了一個潛望式的係統,瞄準精確度又高,還有效地降低了基準基線高度,使它在瞄準方麵具有了其它小口徑步槍無與倫比的優勢。
G36步槍沒有設置氣體調節器,槍機由一個長約6毫米的超短型氣壓活塞推動,排除剩餘火藥燃氣。雖然這種設計並不影響槍的功能,但在惡劣的環境中的排汙能力畢竟不如有調節裝置的武器。
另外,槍托的設計別出心裁。該槍采用折疊槍托,中間是透空的,不僅重量輕,而且折疊後不影響射擊。由於采用的是有托設計,G36射擊時槍口的噪聲和火藥殘煙對射手的影響也很小。
(3)法國FAMAS式突擊步槍
1971年,法國成功設計了世界上第一種無托突擊型小口徑步槍——FAMAS。該槍曾經在乍得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經受戰火考驗,以其優良的性能,贏得了參戰士兵的喜愛。作為“世界六大名槍”之一,該槍在非洲許多國家和亞洲一些地區的軍隊中都有裝備。
FAMAS步槍的質心匹配合理,且提把將照門和準星包含在內,這對準星、照門起到了很好的防護作用。另外,該槍還加裝有兩腳架。有實驗表明:步槍裝與不裝腳架,點射時的謬誤會相差50%左右。可見,步槍加裝腳架後,雖然犧牲了武器的機動性,但會使射擊穩定,精確度提高。FAMAS步槍在現代無托步槍中射擊精確度當數最好。
但是,FAMAS步槍也有它固有的缺點,它的結構略顯複雜,擦拭保養顯得不便,在泥水、沙塵等惡劣環境下的故障率偏高。
FAMAS可以說是世界上人工機效最好的步槍之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①該槍背帶環設計成沿槍管前後軸線對應形式,因而在行軍中戰鬥背掛顯得簡單快捷;②該槍有一個包含準星、照門的提把,並且加裝有兩腳架,因而在持槍快速躍進及架槍射擊時更顯方便;③該槍的質心配備合理,不論單手快速出槍,還是雙手射擊都有很好的穩定性。
(4)中國95式突擊步槍
以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為基礎的95式5.8毫米槍族武器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小口徑輕武器的發展已步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中國95式突擊步槍的戰術技術性能優良,並且重量輕、體積小、威力卻很大。
95式突擊步槍動作的可靠性是許多世界名槍無法比擬的。但是由於95式步槍在人工機效方麵尚有不合理之處,同時,也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所以95式步槍的實戰性能還屬未知數。
95式步槍全槍的質心及自動機的質心與槍膛的軸心幾乎重合,這種優化設計非常成功地把自動機複進到位和後退到位的撞擊點選擇在自動機質心的水平線上,可有效的增強射擊時全槍的穩定性和機構動作的平穩性,從而對提高射擊精確度大有益處,這一點與法國的FAMAS步槍很相似。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國產95式步槍雖然也做到了質心與槍膛的軸心基本重合,但該槍無法做到不倒手就可打開保險、卸彈匣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槍的人工機效。此外,95式步槍在定型之前,曾在惡劣的實驗環境中進行各項指標的測試實驗,環境的惡劣程度讓包括對惡劣環境適應性強而著稱的以色列TAR-21步槍在內的世界諸多名槍望而生畏。
國產95式步槍有著卓越的穿透力。不僅對700米距離上3.5毫米厚的A3鋼板穿透率為100%,就是對300米距離上10毫米厚的A3鋼板射擊,穿透率同樣能達到100%。這一點,也讓其它世界名槍自愧不如。
(5)美國M16式突擊步槍
美國一直想在突擊步槍領域超越蘇俄的AK47,因而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小口徑步槍的探索工作。而1960年爆發的越南戰爭,無疑加快並催生了生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二的M16係列的誕生。
作為世界上第一支軍用小口徑步槍,M16的出現對20世紀後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徑浪潮,起到了示範和帶動的作用。然而實際上,早期的M16並不理想,口碑也遠不及AK47,它的一大缺陷就是射擊時經常會出現卡殼的現象,它在越南的表現也很難讓人滿意,越南潮濕的作戰環境和惡劣的戰鬥條件加大了M16故障率。即便是現在,仍然存在相當一部分人仍堅持認為小口徑武器遠距離威力太小,步槍小口徑化的道路並不可取。
小口徑槍彈使武器的後坐力大幅度降低,這樣射手就能容易地控製武器,進而有效的提高了射擊精確度。作為第二代突擊步槍的代表,M16的射擊精確度,不論是單發還是連發都要優於第一代的AK47.
M16使用一條細長不鏽鋼管將燃氣直接倒入後部槍機,鋼管內極易進入汙物,且汙物不易排出槍外,鋼管內徑的縮小造成燃氣壓力下降,直接後果是槍機複進不到位,造成卡殼。關於這個問題,M16很快換裝就是很好的證明。M16是1964年正式裝備部隊的,到了1967年就換裝成了M16A1,足見問題的嚴重性。相反,AK47從誕生到換代一直使用了五十多年。
M16使用的槍彈並非現今北約通用標準SS109式5.56毫米步槍彈,而是美製M193式5.56毫米步槍彈。M193用M16發射時的初速高達1000米/秒,發射後射彈存速能力底,速度銳減快,造成近距離威力太大,而遠距離威力又太小。
與使用中口徑槍彈的步槍相比,小口徑武器更顯得輕巧、緊湊和便於攜帶。尤其是在射擊時,中口徑步槍所產生的後坐力令人感到恐慌和難以承受。使用小口徑槍彈的步槍,不必擔心難以操作,而且還利於攜帶更多的槍彈,獨立執行作戰任務。
(6)ASM-DT兩棲突擊步槍
ASM-DT兩棲步槍能同時滿足水下和水上使用的要求,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它采用5.45毫米口徑的線膛槍管,其既能發射標準的5.45×39毫米的7N6步槍彈,又能發射新研製的5.45×39毫米的MGTS水下步槍彈。
MGTS彈是采用流體力學效應穩定的箭形彈,彈徑為5.4毫米,相當於槍膛陽線的直徑,彈頭在槍膛內運動時並不嵌進陰線內。此外槍管的陰線也較深,當發射標準彈時,會有少量火藥燃氣通過膛線與彈頭殼之間的縫隙從彈頭前噴出,把槍管內多餘的水吹出槍管,避免出水後立即發射標準彈時出現炸膛意外。
ASM-DT使用標準的AK-74彈匣,同時也可使用一種較寬的彈匣。由於這兩種彈匣的前後寬度相差很大,在長形彈匣插槽上安裝了一個可前後滑動的彈匣卡筍。彈匣卡筍定位在彈匣插槽尾部時使用較寬的彈匣;定位在彈匣插槽中部時使用相對較窄的AK-74彈匣,此時,彈匣插槽的後半部分會用一個彈簧定位的防塵蓋來保護。
12.高射擊精度——狙擊步槍
(1)美國M21狙擊步槍
從1965年始,美軍在侵越戰爭中,狙擊步槍的質量才有所提高,當時已經采用了7.62×51毫米標準彈。不過,美軍很快注意到,在M14製式步槍上加裝瞄準鏡而成的M84狙擊步槍並不適用,而從M84派生的M21狙擊步槍又出籠太慢。直到越戰後期,M21狙擊步槍才成為美國陸、海軍通用的狙擊步槍。該槍的槍管比M14步槍槍管稍重,使用特種槍彈,彈匣容彈量20發。它配有兩腳架,射擊穩定性好。扳機力小而均勻,在300米距離上可以將10發槍彈命中在直徑15厘米的圓內。瞄準鏡中可以直接看到目標距離,轉動調節器可以調整瞄準點。1987年以後,美軍開始裝備M24式狙擊步槍。
(2)前蘇聯SVD狙擊步槍
SVD實際上是AK47突擊步槍的放大版本,是由德拉貢諾夫設計的。在經過進一步的改進後,它於1967年開始裝備部隊。除前蘇俄外,埃及、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家的軍隊也采用和生產了SVD。
中國仿製的SVD為1979年定型的79式狙擊步槍及其改進型85式,但發射機構更簡單。由於SVD發射的7.62×54毫米彈是突緣彈,而且威力比AK47配用的7.62×39毫米M43彈威力大得多,因此槍機機頭要重新設計,並強化以承受高壓。不過由於隻能單發射擊,所以該槍擊發和發射機構比較簡單,主要零件是擊錘、單發杠杆以及靠機框控製的保險阻鐵,有單獨的擊錘簧和扳機簧。
(3)比利時FN30-11式7.62毫米狙擊步槍
FN30-11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是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設計的,1980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它主要供軍隊和警察保衛機場、軍事重地和國家機關等重要設施。比利時軍隊和警察已正式列裝,象牙海岸也裝備此槍。FN30-11式狙擊步槍采用優質材料,結構結實,射擊精度高,並被譽為北約國家最好的狙擊步槍。
(4)德國SP66式狙擊步槍
毛瑟SP66式狙擊步槍仍然延續了毛瑟98式狙擊步槍短槍機係統。拉機柄在槍機前部、閉鎖突筍的後方。與普通狙擊步槍相比,槍機長度縮短了90毫米,這樣可以增加槍管長度而不增加槍長。由於槍身縮短,使得全槍重量有所減小。槍身後部凸出零件少,打開槍機時射手無需偏頭瞄準。槍機開鎖時,機體向後伸出量小,不影響射手瞄準。槍管為重型,槍口裝有消焰——製退器,裝置為整體式彈倉,但必須從上麵壓彈。
(5)美國M40A1狙擊步槍
M40A1狙擊步槍是一種很精確的武器,它由美國海軍陸戰隊位於弗吉尼亞洲的兵工廠製造。M40A1發射的是M118特種彈頭比賽彈,最大有效射程可達900米。美國人認為M40A1是現代狙擊步槍的先驅。
(6)奧地利SSG69狙擊步槍
長久以來,阿爾卑斯山國奧地利都有著與其音樂一樣拔尖的輕武器,奧地利軍方和警察大量使用的SSG69狙擊槍,就是一種被所有優秀戰士青睞的遠程武器。由於它經常塗有綠色偽裝,有些人便稱SSG69為“綠槍”。
SSG69狙擊槍擁有致命的精度,許多執法機構的射手把它形容為“裝在牛車上的精確製導武器”。即便是不諳射擊的人使用SSG69狙擊槍,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SSG69的準確性幾乎已經變成了傳奇故事。
(7)前蘇聯M1891/30狙擊步槍
莫辛——納甘1891/30狙擊步槍,該槍於1930年正式裝備前蘇聯紅軍,是前蘇聯1891式步槍的改進型。“莫辛——納甘”步槍經受了多次實戰的考驗,經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和前蘇聯內戰的戰爭洗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又作為前蘇聯軍隊的標準步兵裝備出現在戰場上。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莫辛——納甘”步槍的產量已經超過了1.7×107支。
如電影《兵臨城下》裏麵前蘇聯紅軍狙擊手使用的就是該型狙擊槍。
(8)美國麥克米蘭Tac-50狙擊步槍
麥克米蘭公司生產的Tac-50口徑戰術步槍,采用的是旋轉後拉式槍機,隻有5發容量的彈匣。麥克米蘭玻璃纖維槍托,手槍型握把。此外,扳機是雷明頓式扳機,扳機扣力3.5磅。操作簡便。屬小型狙擊步槍。
(9)G3/SG1狙擊步槍
G3/SG1狙擊步槍是在G3步槍中精心挑選精度最高的槍管,配上兩腳架、槍托貼腮板和望遠瞄準鏡而成的。它和G3步槍基本沒有區別,是一支用突擊步槍拚湊出來的狙擊槍。SG是“SchützenGewehr”精確步槍的意思,雖然現在德國國防軍已經換裝G22狙擊步槍,但G3/SG1仍在軍隊中繼續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