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4章 振聾發聵(1 / 2)

於鳳儀點點頭說:“說吧,就你事兒多。”

淩楓苦笑著說:“我這不也是不得已嘛?主任,我知道,你和林哥拋開工作上的上下級關係,私下裏也是朋友,所以我才會有這個請求。

“主任,我會告訴您我對這個計劃性文件的不同看法,如果您認為我的意見毫無價值,那就算了,就當我沒說。

“如果您覺得還有一兩點可能站得住腳,常委會還有一天半的時間,我希望您能以您自己的名義委婉地轉達給林哥,給他個補救的機會,而不是直接向於書記彙報。”

於鳳儀深深看了淩楓一眼,微微點了點頭。

隨即,他似笑非笑地說:“你小子真的是很自信。”

淩楓咧了咧嘴,說:“主任,我已經說了……”

於鳳儀擺了擺手說:“行了,行了,別廢話了,趕緊說,說完了趕緊滾蛋。”

淩楓正了正臉色,說:“主任,從臨江開發區報上來的材料整體上看,沒什麼問題,看起來花團錦簇,畢竟是林哥親自動手搞出來的。

“可是,在內容方麵,我覺得有兩個方麵有些欠缺。第一,內容有些空泛,不夠具體,可操作性不強。

“比如,這份材料和以往其他開發區製定的工作重點一樣,放在了招商引資上麵,而且製定了具體的招商引資目標,和實施辦法、步驟,看起來很詳實。

“可是,我覺得,針對性不是很明確,沒有把臨江開發區的特點表述清楚,沒有把臨江開發區的優點和不足說透,更沒有針對這些特點製定招商引資計劃。

“開發區從南方發展到北方,到目前,已經有近十年的曆史了,南方的工作比我們要先進得多,人家的招商引資軟硬環境也比我們強得多。

“如果我們沒有針對性,沒有自己的特點,一味靠補貼、減免稅收吸引資金,恐怕我們很難和南方的同樣規模、檔次的開發區競爭。”

說到這裏,淩楓頓了一下,看著於鳳儀。

後者不動聲色地看著他,微微點頭說:“對了,你就是臨江人,在這方麵,你還真的應該有些發言權,能不能說說具體的想法?比如,優勢和缺點。”

淩楓略微沉吟了一下,說:“優勢主要有五個方麵:一、臨江之所以叫臨江,就是因為靠近鬆花江,鬆花江的水運這一段恐怕指望不上什麼,但是,不等於沒有可利用價值。

“當然,這方麵,我沒有進行過調查,也說不出來具體的東西,不過,我相信,隻要沉下去,找群眾座談一下,查訪一番,應該會有收獲。

“二、臨江北部和內蒙比較接近,自古以來就有養殖牛羊的傳統和優勢,這些年養殖業也發展不錯,可是,肉食深加工做得很差,到目前為止,連一家像樣的屠宰場都沒有,更別說加工了。

“這等於做了別人的養殖基地,把附加值最高的一部分,讓給了別人。

“三、整個古榆市是東北大豆的主要產地,大豆的品質和豆製品加工馳名中外,尤其是臨江開發區及周邊地區。

“可是,我們的豆製品加工,既沒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有沒有自己的優勢企業,隻能分散經營,而且在深加工方麵,也沒有過嚐試,這是對資源的浪費。

“四、臨江鎮釀酒作坊很多,釀酒也很有傳統,有很多私釀作坊的高度酒,很受春城市的歡迎。

“目前,國內的白酒產業高速發展,作為主要糧食產地,我們不能從中分一杯羹,主要是我們的官員在理念上存在問題,隻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五、臨江、古榆地處鬆嫩平原腹地,土地遼闊、肥沃,可是,曆史上,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為了產量,拚命地種相對高產的玉米,產量提高了,銷路卻越來越成問題。

“因為,我們的整體國力提高了,糧食產量也有了大規模提高,玉米已經不能作為糧食,隻能作為飼料和工業原料。

“所以,我們作為領導者,必須有前瞻性的眼光,及時把土地資源利用起來,一方麵發展養殖業,另一方麵,引導農民種植更有價值的經濟作物。”

於鳳儀目光炯炯地看著淩楓,抑製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微微點頭說:“除了這些優勢,你再說說缺點吧。”

淩楓略微想了一下,苦笑著說:“其實,我們的主要缺點,不用我說,誰都看得見,主要是有針對性地采取治理措施。然而,真要解決起來,卻非常困難。”

於鳳儀微微點頭,問:“你指的是軟環境?”

淩楓點點頭說:“主要是軟環境,問題還在我們幹部身上,官本位思想嚴重,沒有服務意識,把企業當成唐僧肉,說都想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