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4章 振聾發聵(2 / 2)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麵要從幹部的選擇任用上下功夫,另一方麵,主要還是要靠製度,目前南方已經開始搞的政務大廳,把各種窗口單位集中在一起,既可以提高效率,也便於監督,是一種很不錯的模式。

“其實,這一點還不是最難的,最難辦的,是我們的觀念,從上到下的觀念,士農工商,官第一,商墊底,幾千年了。

“越是落後的地方,表現得越明顯。”

於鳳儀輕聲問:“對這一點痼疾,你有什麼高招麼?”

淩楓苦笑著說:“主任,別說什麼高招,餿主意都沒有,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隻能靠一代一代人不懈的努力,靠知識改變我們的觀念,靠走出去的人回來,把新觀念帶回來。

“可是,我們這裏越來越落後,誰又肯回來呢?”

於鳳儀沉吟了一下,盯著淩楓的眼睛,說:“我感覺,關於那份材料,除了這些,你應該還有想法。”

淩楓咬了咬牙,說:“主任,我豁出去了,今天就在你這裏大放厥詞了,說錯了,你可以笑話我,說對了,你也別表揚我,記住你答應我的條件就行。”

於鳳儀微笑著點頭說:“你小子就是事兒多,趕緊說,於書記快到了。”

淩楓笑著說:“就最後一條了。我發現,臨江開發區提出,明年要把開發區管委會的辦公大樓,建在臨江鎮西南方向大約距離鎮子兩公裏左右的路邊。

“這個想法很不錯,因為那條路就在將要通車的古榆市通往高速公路的路邊上,開發區管委會建在那裏可以起到拉動作用,很具有前瞻性。

“可是,不知道他們想過沒有,如果沒有相應的配套設施,以我們目前的財力,除了這座辦公大樓,我們真的可以做到讓其他企業跟風往那邊發展嗎?

“如果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三年、五年以後,還是一座孤零零的大樓杵在那裏,我們大家路過的時候,會不會感覺到很尷尬?”

於鳳儀看著淩楓,認真地問:“說完了?”

淩楓點點頭說:“書生之見,隻有這些了。如果您聽進去了,別忘了您答應我的。”

於鳳儀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淩楓,我想起一個成語——振聾發聵!”

淩楓一愣,隨即嘴角一咧說:“主任,不帶這麼埋汰人的。行了,我知道,我說這些都是廢話,沒什麼意義。如果您沒什麼事吩咐,我先過去幫於書記泡茶了。”

於鳳儀微微點頭說:“去吧,你先過去,本來還有一件事想和你說,現在沒心思聊了,稍後再說吧。”

淩楓苦笑著搖了搖頭說:“沒想到讓您受了這麼大的刺激,都是我胡說。”

回到於盛智這邊,淩楓再次重複燒水泡茶的工作。

他知道,自己剛才在於鳳儀那邊說的那番話有些超前,而且,於鳳儀是坐辦公室出身,沒怎麼接觸到經濟方麵的工作,對他提出的那些觀念有些不認同,可以理解。

所以,他並沒怎麼在意於鳳儀後來對他態度的轉變。

他剛把茶泡上,把昨天各部門報上來需要市委書記審閱的文件,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整理好,就聽見了走廊裏傳來了腳步聲。

接著,是於盛智從他自己那一側通往走廊的門進入辦公室。

淩楓過去向於盛智打了招呼,詢問了書記有沒有什麼工作安排之後,再把於盛智剛才進來那扇門關了,把自己這邊的門敞開。

這樣,再有來找於書記的人,一般都要通過他這邊這道門才能見到於書記,這是禮貌,也是規矩,可以避免有些冒失的幹部,直闖市委書記辦公室了。

不過有兩個人一般可以不通過秘書,經過和於盛智電話預約之後,直接走書記辦公室的門,這兩個人一個是市長薑庭漢、一位是市委辦主任於鳳儀。

沒有什麼明確的規定,就是一種習慣。

因為於鳳儀和於盛智都沒有給他重新布置工作,淩楓就拿出於鳳儀借給他的那本筆記本,開始研究起來,重點是於鳳儀推薦給於盛智書記的那六個鄉鎮。

於書記這次下去調研,主要有三個目的:第一,趕在人代會召開之前下去,他想摸摸各鄉鎮人大代表的思想動態,避免會議期間出現意外。

第二,是摸一下各鄉鎮經濟工作的底,以便市委統一掌握情況,為明年經濟工作的發展,製定全市的戰略。

第三,就是調研一下各鄉鎮的領導班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