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荔枝與黃皮(1 / 1)

荔枝是我國原產的熱帶著名水果之一。屬無患子科,為常綠喬木。偶數羽狀複葉。小葉2~4對,披針形,長達15厘米,寬達4厘米。圓錐花序,花小,綠白色或淡黃色,雜性花,無花瓣。核果圓球形或卵形,徑達35厘米。果皮暗紅色,有小瘤。種子白色,肉質多汁部分實為假種皮。以福建、廣東所產有名,廣西及雲南東南部也產,四川、台灣有栽培。

荔枝的果實可食部分為假種皮,常誤為果肉,風味極佳,人稱有玉液瓊漿之味。唐代張九齡作《荔枝賦》曰:“味特甘滋。百果之中,五十可比。”漢代以後的王朝都把荔枝列為貢品。它含蛋白質、脂肪、糖、鈣、鐵、磷、維生素C、核黃素等。

但這種果不耐貯藏,有:“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後色香味盡去。”因此遠離產區的人吃不到新鮮荔枝。據說唐朝的楊貴妃愛吃荔枝,有“一騎紅塵妃子笑”之說。那時要把荔枝送到長安皇宮,隻能靠會騎快馬的人運送。

荔枝在我國栽培有2000多年曆史。至今培育出許多優質品種。如廣東的糯米糍、掛綠、狀元紅,福建龍溪的宋家香,莆田的宋家秀等等有近百品種。糯米糍核小肉厚,蜜甜而香。

形像糯米糍粑而得名。有些品種以早熟而聞名。宋代蘇東坡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說明他愛吃荔枝,但吃300顆有點太誇張了。因為荔枝吃多了要得“荔枝病”,惡心暈眩,昏迷抽搐的症狀都會有。是由於吃多了,消化不了,果糖充斥血液的緣故。

在廣東民間有諺語雲:“饑食荔枝,飽食黃皮。”意思是說,肚子餓了時吃些荔枝可充饑,但食之過飽則可食黃皮助消化。

這二者關係堪稱一絕。那麼黃皮是什麼植物呢?

黃皮也是熱帶的一種水果,廣東南部就很多。屬於芸香科,為小喬木。有香氣。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13個,卵形,邊緣有小齒或淺波浪形。花序聚傘圓錐狀,花小白色,有芳香,漿果圓球形或扁圓形,長達3厘米,熟時淡黃色至暗黃色。

可以生食,有甘、酸味,治食積脹滿。這是《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記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