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滄衛戰爭。
似乎注定了一直以拉鋸戰收場。
當衛戎國的援軍不斷趕到時,曼奇采取的不合作態度使得原本的夾擊形式變得微妙,狼軍的形式顯然不妙起來。
雖然三皇子死在流雲國身上,索羅頓許多大貴族對流雲國的好感並不多。但相比於狼子野心的滄月狼軍,誰都知道,目前誰才是最主要的敵人。
衛戎與流雲之間的攻守同盟在大家言照不宣的情況下形成。
狼軍撤退回了西線。
三萬精騎被燒後,麵對虎視眈眈的衛戎和流雲鐵騎,狼軍在平原上的優勢消失殆盡。
丘遠山被迫做出退守西線的命令。
這場戰爭進入修整期,雖然楊政很想率領大軍直接攻破滄月西線,斬下丘遠山的頭顱,但他知道,那並不現實。
在死亡營生存的那段時間,他非常清楚西線的防守有多麼嚴密。
以衛戎東線的軍力,絕對無法攻破狼軍的防守,最重要的一點,百年來,衛戎國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所有衛戎上到國王,下到平民都對滄月國產生了畏懼感。也許在狼軍入侵的時候他們能將那種畏懼感拋卻,奮勇反抗,但要他們主動去挑戰狼軍,別說士兵,衛戎國上下都不會答應,他們股子裏對滄月的恐懼是無法磨滅的。
就好像現代社會裏一樣,一個無論經濟軍力都弱後的小國怎麼可能主動進攻超級大國。
楊政理解這種情緒,同時也深感無可奈何。
不過這種局麵不會持久的。
滄月國的野心一定會再度膨脹,丘遠山一定也會卷土重來。
初夏的西南風暴躁粗魯地在平原上穿行,刮起地麵上的黃土,揚到天空再撒下來。
天是黃的,空氣幹燥得很。
玉龍山北側山腳下兩百米處,新建了占地廣袤的一個大營,巨大的柵欄橫亙在草原上,軍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由於國內的援軍不斷來到,東線大軍數量已經突破十五萬人。
玉龍山上的大營顯得太擁擠,在上萬工程兵的努力下,一座新大營拔地而起,新軍營的設計非常獨特,柵欄以十二個大角向外延伸,每個角內駐紮了一個偏營。
在營地外側,則將路基改造,一共十五條長五公裏,寬兩米的溝壑在平原外延展。
與原本左青子設計的地道連接在一起,四通八達。
地道加寬改造,塞滿火油桶,石灰,糧草,兵器,一旦進入戰爭,士兵們完全可以依據地道進行神出鬼沒的伏擊。而巨大溝壑成了最堅實的障礙,阻擋平原上的鐵騎。
這個獨特的大營總設計師就是楊政。
雖然他對建築涉獵不深,但大的概念他是可以提出的,平原地道的靈感來源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根據地有名的“地道戰”,楊政提出這個概念,然後由真正的戰地設計師加以落實。
雖然看起來不倫不類,實用就行。
楊政策馬剛剛飛馳到軍營大門口時,門營校尉看到了楊政,帶著一群士兵打開營門。
“將軍!”士兵們敬禮。
楊政點了點頭,進入大營,整個西北大營除少部分原東線軍,基本是其他地方來的援軍。人數總共達到四萬人,可以想像大營的龐大。剛一進入大營,便可見到無數晨練的士兵,三五成群,沒精打采的在那裏呼嗬著。
楊政在裏麵策騎狂奔了數千米,才來到北側偏營。
與別的偏營稀亂的晨練相比,一進入北側,一股肅殺之氣就撲麵而來,隻見整整齊齊的一千騎兵在每隊的隊長帶領下環繞著一個大操練場負重跑。
在騎射場地內,數百名射手不斷的騎馬穿梭,拔弓,咻咻咻,箭矢飛掠,深深釘入靶中。
楊政一出現在這裏,就引來數千道熱切目光。
自他進入衛戎東線以來,一係列的戰績,早已被全軍奉為偶像。
特別是這群楊政選拔出的魔神營士兵,他們跟隨楊政在戰場上衝殺,早已被楊政驚人的實力懾服。
這時候兩個光頭男人從士兵堆裏走出來,一胖一瘦,胖子的腿很短,但腳步極穩,落地無聲,瘦子則是手臂特長,手指關節細長有力,一雙眼睛像沙鷹的銳目,閃閃發光,兩人行楊政行了個軍禮。
雷虎,血狼是魔神營劍術教練和騎射教練。
兩人是索羅頓派來的高手,初來乍到時,曾向楊政挑戰,不料兩人都在自己拿手項目上慘敗,心服口服,一起來到楊政手下幫他訓練士兵。
楊政跳下馬,回了一禮後道:“雷虎,血狼,那十台雷神調試得怎麼了?”
“已經差不多了,不過將軍,雷神炮彈少得可憐,隻剩下十五箱。”
“先帶我去看看!”
一行人穿過大操練場,在一個隆起的平台上,十台高四米,長六米的雷神威武的矗立在那裏。
黑色的玄鐵在陽光下泛著暗淡的光澤,十台雷神就像雌伏的巨獸般,蹲在那裏俯望著大地。楊政走上平台,近看“雷神”雖然不是第一次,卻仍是心驚不已。左青子真不愧是少有的天才,“雷神”炮做得粗中有細,裝填裝置,射控裝置,擊發裝置無不做得相當完美。雖然和現代火炮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藍風大陸的科技水平下,“雷神”無疑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楊政在特種兵營呆過,對火炮有些了解,不論從炮體結構,空間力學等幾個方麵看,“雷神”的製作無疑是高精度的,比如他觀察了炮管長度和管內構造,不但炮管長度相當合理(越長炮管能夠獲得的炮彈初速越大,道理很簡單,炮彈受爆炸氣體的推動時間越長,氣體傳給炮彈的能量也就越多,炮彈的速度就越大。當然,如果太長,會損失能量的,速度就變慢了)。而且炮管竟然是漸縮式炮管,炮管內徑從炮膛到炮口逐漸縮小,這項技術即使在地球上也是1930年才真正運用到實戰中,後來又因為製作困難漸漸被壓縮式炮管取代。可見漸縮式炮管的製作困難,要想在這個時代量產簡直不可能,十台火炮的價值絕對大到難以想像。
“把炮彈拿來!”他在火炮邊研究了一陣,確定自己絕對仿造不出這雷神炮,隻能將念頭動在那些炮彈上。
一個大箱子被抬上來,箱子裏麵是一個個黑黝黝的半橢圓體,每一個約莫橄欖球大小。
這是一個中空的鐵彈,裏麵填著火藥,在鐵彈前鑽一個孔,點火引信裝在一根木頭棍子裏(像鉛筆的筆芯那樣),按結構這炮彈應該是屬於榴彈。
炮彈的構造就比火炮簡易得多,主要是難在引信的把握上,因為距離的遠近,一個控製不好,很可能在引信燃燒過快,提前爆炸,又或者燃燒過慢,讓敵軍有了充分的準備。
楊政揀起一個炮彈,看了半晌,抬起頭問雷虎:“你們會不會玩這玩意!”
雷虎和血狼都搖搖頭。
“嗬,今天讓你們見識一下。”楊政在一台雷神的尾部填充上底火需要的火藥,又搖動轉輪將雷神的方向調低。
點燃兩個火把後,他把一個火把交給天狼,自己則拿著一個炮彈和一個火把跳上雷神的支架。
“點火!”他朝天狼命令道。
天狼點著了雷神底部的引信,楊政同時把自己手中的炮彈引信也點著了,他將炮彈塞進炮管中,跳下支架。
雷神底部的引信很快燃到盡頭,隻聽“轟”的一聲巨響,震顫得整個西北大營都回蕩著雷神的炮響,所有士兵都惶恐的停下腳步,擎出武器。
而楊政這裏,整個雷神猛的一個收縮,一團火光在炮筒口閃了一下,接著一個圓形炮彈飛了出去,一直到三百米開外,徐徐下落,剛好落進一片灌木從裏,砰的炸裂開,無數玻片亂飛,那片灌木叢被夷為平地。
楊政帶著傲虎天狼兩人跑到爆炸的地點。
隻見地麵上一個直徑兩米的淺坑,還有四周坑坑窪窪的彈洞。
“將軍,這玩意好厲害呀!”雷虎血狼詫舌不已,對沒有火器概念的普通人來說,這威力確實驚人了,方圓十多米布滿的彈片,如果是落在人群密集的戰場中,足以在瞬間秒殺數十人。
楊政卻沒有任何滿意的神情,蹲下去,摸了摸地麵上的殘損,又扣挖出一塊彈片,放在手心裏觀察著,眉頭擰在一處。
這些炮彈威力還是太小了些呀,火藥威力和普通的黑火藥差不多,如果想要炮彈威力更大,除了在結構上還要下功夫之外,火藥更是關鍵,楊政頭一個就想到了火棉,這東西來源最容易,製作也比較簡單。
除此之外,馬上培養出一批熟練的炮兵也相當重要。
炮彈的發射可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光引信可以實現碰炸、延遲炸及空炸,而空炸雖然能獲得較大的殺傷,但是在不同的地形上,空炸引信定高的設定也需要謹慎。當目標在平緩地形立姿時(行軍狀態),碰地炸的殺傷力最大,當目標在崎嶇地形立姿時,空炸引信定高在8—20米殺傷力最大;目標臥姿狀態時,空炸引信定高在15—22米殺傷力最大。因此,需要根據目標狀態、地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定高,以便獲得最大的殺傷概率。
這些東西楊政沒有經驗,流雲國的士兵就更沒有了,還要一一摸索。
此後數天,楊政招來了一群鐵匠和木匠,一直呆在西北軍營裏研究炮彈的製作。
榴彈的作用力雖大,但是實力彈和霰彈也各有各的優點,至少在成本上,訓練上,實力彈是最容易製作的。楊政先製作了大批的實力彈,選出一批眼力好,手腳靈遍,思維清晰的士兵組成了一個雷神炮兵小隊,專門負責這十台雷神的操作。
西北營裏每天炮聲陣陣,一個星期後,雷神營士兵終於訓練得略有小成。
而楊政同樣製作了大批的彈藥。
解決炮彈的結構問題後,楊政開始研究火棉的製作,他找來軍隊裏僅有的三名煉金術士,一直到半個月後,一聲爆炸把楊政的研究軍帳給炸飛了,楊政滿臉泥灰的從廢墟裏爬出來,神情卻是大為滿足。
“砰”的一聲,一顆橢圓形炮彈射出炮管,落在四百米開外,緊接著又是一聲更劇烈的“轟隆”聲,耀眼火光冒起,接著是一團黑色的蘑菇雲冉冉升起。
整個軍營都在抖動,楊政所在的平台上劇烈顫動著,雷神小隊士兵幾乎都站不穩,被這巨響和震動嚇了一個趔趄。
隻有楊政挺拔如一支標槍穩穩矗立在平台上。
目光激動。
等那黑雲開始擴散,楊政已經躍下平台,朝爆炸地點跑去。
在爆炸處,一個直徑五米的半米深大坑出現在那裏,地麵被爆炸的高溫烤得焦黑,附近三十米方圓內,分布著密密麻麻小指節大小的鐵珠,每顆鐵珠陷入膠土中達半尺之深,足見爆炸力量的強勁。
雷虎帶著一眾炮兵也趕了過來,見到地麵上斑斕恐怖的爆炸痕跡,相視大喝。
新型的炮彈威力已遠遠超過原先的炮彈。
“將軍,成功了!這鐵疙瘩太厲害了!”雷虎粗著喉嚨扯道。
楊政對這個結果也相當滿意,火棉的威力果然使炮彈的殺傷力大大增加,再加入鐵珠使炮彈擁有霰彈的效果。
可惜火棉的製作需要很謹慎,一不容易就會出事故,三名術士兩個受了重傷,一個以性命要挾絕不肯再幫楊政。楊政隻自己上陣,所以無法大批量製作這種高爆炸彈。
目前雷神的主要炮彈還是以實心彈為主,實心彈雖然不能爆炸,但是在雷神的加速下,如果在平原上對付騎兵,威力依然大到恐怖,高速行進中的實心彈至少可洞穿20人的騎兵陣列,且此彈射程遠,射速快,而且製作最簡單便宜,實在是殺人放火,居家旅行的必備武器。
楊政拍拍手,招呼著這群炮兵回到軍營。
雷神小隊新組,楊政把這個營交給了雷虎管理,直把這個胖子樂得眉開眼笑。
見識了雷神的巨大威力,雖然小隊隻有兩百人,卻成了楊政直屬部隊中威力最強的一支小隊。
離開雷神營後,楊政轉往騎射場地,這幾日,楊政除了潛心研究雷神炮外,同樣向木匠們學習了弓的製作,由他改良的一種新式腳張弓已經分派到了射手營。
來到騎射場地邊,一百鐵騎策馬狂奔,以三百米外一百根兩米高的木靶為圓心作順時針急速奔跑,血狼在一邊用鼓聲指揮,擂鼓一響,鐵騎左手控僵,身微微向外傾斜,右腳踩弓,右手食指與中指拉開弓弦,斜指對天;鐵騎再奔一圈,擂鼓二響,百名士兵一起放手,繃成滿月狀的腳張弓急速收縮,發出沉悶的嗡聲,一百支近一米長的箭矢脫弦而出,消失在半空,在空中滑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呼嘯著撲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