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清平樂(1 / 2)

朱名耀聽著寧王爺吩咐便回到案前動起筆來,他想了一會兒,將一首《清樂平》寫了上去。

那宮女將朱名耀寫的詞呈了上去,寧王爺仔細看了一會兒之後連連點頭,便讓那宮女朗聲給念了出來,顯然這詞讓他很是滿意。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這首詞含蓄雋永,綿邈情思,借景抒發了一種相望相思之情。其中構思手法是很不錯的,雁足魚腹,西樓簾鉤均是信手拈來,毫無生硬的感覺,這詞也確實算是一首佳作。

朱名耀拿出這首詞來也不是毫無來由的,首先,這詞中帶著秋雁的描寫,和冬至的情致有想通之處,能符合文會的基調,二來他對自己和大哥的貌合神離有些惆悵,便作出了這麼一首詞來。

那內官將朱名耀這首詞念出來後,眾人都是拍掌叫好,又以寧王最是大聲。

寧王爺撫了撫他下巴處的那縷短須,暢然一笑道:“耀兒,你說,想要什麼賞賜?”

寧王爺這話一出場中眾人臉上均有驚異之色,朱名耀想要什麼大家自然都是心知肚明的。

朱名耀又朝高座之上的寧王爺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地道:“兒臣什麼都不要,隻希望父王身體能夠健健康康的。”

李錦寒聽著朱名耀的話,心中感慨,朱名耀看似隨性灑脫,其實手腕翻覆非常厲害,寧王爺喜愛他不說,便是禹州城上下文人都是對他傾心效忠。

寧王爺聞言心中高興,連連點頭,親切地向朱名耀招了招手,微笑道:“耀兒,你站在那裏坐什麼,來,坐在父王身邊來!”

朱名耀聞言目光瞬間便亮了,在座眾人聽到心中也是一驚,寧王爺叫朱名耀和他坐在一起,倒是隱隱有股傳位給朱名耀的意味了。

朱名耀強自壓抑住心頭的喜悅,行禮謝過之後便往寧王爺身邊坐去,寧王爺笑容滿麵地看著身邊的朱名耀,心中甚慰,親切地拍了拍朱名耀的手。

朱名耀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不可否認,這次他在文會上的顯山露水讓他在自己父王心中的地位又高漲了一大截。

過了一會兒,朱名耀忽然湊近寧王爺的耳邊輕聲說了一些話,便見著寧王爺向場下掃了眼,叫了聲:“羽白府詹士李錦寒何在?”

李錦寒沒想到寧王爺忽然叫自己,心中一驚,忙出了案子,朗聲應道:“下官羽白府詹士李錦寒參見王爺,王爺千歲!”他小心往寧王爺那裏看了一眼,隻見寧王爺臉帶笑意地看著自己,而一邊年幼的三世子則對自己擠眉弄眼的,臉上笑嘻嘻的。

三世子本來就是個不安生的性子,剛才在場文士都是津津有味地品讀著詩詞文章,他卻覺得屁股地下如同粘著針毯一般讓人難受,這個時候忽然見著年紀輕輕的李錦寒站出來,忽然來了一絲精神。

寧王爺仔細打量了李錦寒一眼,緩緩道:“李大人,怎麼不見你作出詩詞文章來?”

李錦寒回答道:“下官已經想好了。”

與此同時,一邊的魏雨雅感到眼前一閃,卻是一個小紙團斜飛過來,她下意識地往劉濤白那裏看去,劉濤白比了個叫她打開那紙條的手勢。魏雨雅嚇得臉都白了,這番行動要是被李錦寒看到,非要讓李錦寒誤會她不可,她對劉濤白忽然升起一股怨恨來。紙條在身邊又不能不撿,她打開紙條,看到裏麵的內容,臉上神色一變,眼中的光明明滅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