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不合時宜的話(1 / 2)

寧王爺對賀成易這世家子弟也是非常喜愛的,接著又指名道姓叫過他呈上詩詞文章過來,賀成易今天顯然不在狀態,聽著寧王的吩咐隻好勉強做了一首詞,呈了上去,寧王爺看過之後卻隻是搖了搖頭,並沒有讓宮女讀出來,顯然賀成易這首詞有些拙劣了。

如此這般舞文弄墨,時間過得也很快,到了正午的時分,便有內官將每人案前的筆墨都收拾好,接著便上來了豐盛的菜肴,筵席終於是開始了,全場的氣氛頓時寬鬆起來。眾位官家談天論地都是一把好手,觥籌交錯之間,以寧王爺和二世子二人為首的禹州文官集團卻是相談融洽,其樂融融了。

酒過三巡,忽然有個官家站起來朗聲說道:“王爺千歲,大殿下正在玉沙城和狄族蠻子拚死交戰,此刻我們禹州上下正應該遙敬周邊將士一杯才是啊!”

起身的官家年齡在五十上下,相貌粗狂,身形甚是威猛,和劉濤白倒是有三分相似,李錦寒心中已猜著了些,卻也不敢肯定,問過了賀成易才知道,這人正是劉濤白的父親,禹州府巡檢劉武群。

劉武群乃是個正宗的武人,胸中沒有墨水,本來也不應該他來參加這文會的,隻是他一心想著和朱名耀這邊文人也拉上關係,便硬著頭皮也來了,但是這文會上談論的全是些歌賦詩詞,他實在是插不上什麼嘴,心中便憋了一口氣,這個時候他忍不住出了這麼一句話,卻是想靠著這話一鳴驚人,展現一下自己武官與眾不同的悲慨豪情,也好讓寧王等人刮目相看。

劉武群忽然喊出這麼一句話,李錦寒明顯地感覺著這宴席中的氣氛為之一滯,寧王臉龐上的微笑也立馬僵在臉龐上,顯得很是生硬。

劉武群想法自然是好的,隻是他卻不清楚如今禹州府這形勢。

寧王爺向來是個文人的性子,平日所行所作無非也就是談文論道,對玉沙城戰事很是不喜,最近大世子朱武彥在玉沙城接連戰敗,禹州府周邊戰事吃緊已經讓他感到萬分煩心,後麵他幹脆懶得去理會這事了,確實心中隱隱存了一絲躲避的念頭,這個時候劉武群冷不防地將這煩心的事情說出來,他心中當下便升起一股強烈的怒氣,隻是劉武群的話也是占盡了道理,他自然也不好因此馬上責罵,因此倒是一下身體僵在那裏了。

朱名耀倒是熟知他父王性子的,當下他對著劉武群冷冷地道:“劉大人,你可知道這是什麼集會?”

劉武群感受到了周圍異樣的氣氛,呆呆地道:“回二殿下的話,是……文會……”

朱名耀接著問道:“文會卻是用來做什麼的?”

劉武群隱隱感到自己說錯話了,結結巴巴地道:“是談論歌賦詩詞的地方……”

朱名耀依然冷冷地看著劉武群,語氣卻轉為嚴厲:“劉大人,你既然心中知道這是談論詩詞歌賦的集會,卻來說些其他不想幹的事情做什麼,這是否是太過不合時宜了!”他臉上冷冷的,心中卻是大喜,這劉武群手握禹州重兵,卻是他大哥朱武彥那邊的人,又很受他父王欣賞,十分難辦。他正苦於沒有機會將劉武群除去,沒料到劉武群這個吃貨倒是自己惹禍上身了。剛才劉武群說了那麼不識時務的一句話,他父王雖然不會因此而馬上降罪劉武群,但是心中定然已經厭惡劉武群無疑。這件事情卻是為他以後的計劃埋下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劉武群渾身一震,他現在也明顯地感受到了寧王爺目光中的冷意,額頭上都冒出汗來,他腦中仔細思考著自己的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張口結舌再說不出話來。

寧王爺冷冷地看了劉武群一眼,揮了揮手道:“劉大人,你坐下吧。”

劉武群直感覺腦中空蕩蕩的,聞言愣愣地坐了下去。

經過劉武群這麼一攪和,寧王爺論文的興致明顯低落了許多,沒過多久,便離席了,朱名耀、陳王妃等人連忙跟了上去。寧王一家子這麼一走,眾官員都索然無味起來,隨意聊了幾句也都陸陸續續地走人了,隻是臨走的時候都忍不住悄悄看了劉武群一眼,他們心中明白,這劉武群今日怕是觸了個大黴頭了!

王宮辦事的效率卻是很不錯的,第二日早上的時候李府裏便收到了寧王爺許給的賞賜,綢絹兩百匹一匹不少,都是上好的綢緞,物質上的得利自然是不必說的,最重要的是這上麵象征的大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