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洗衣也要講低碳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注意綠色環保細節,不僅會讓身體免受各種不良物質的侵害,也有利於營造自然、健康、和諧的低碳生活。
1.維護健康需要綠色洗衣
洗衣服不講究細節,容易導致細菌感染、過敏、皮炎等病症。那麼,怎樣洗衣服才能保護健康呢?請注意以下6個細節:
(1)洗完衣服應立即晾曬。有些人為了節省時間,經常把衣服放到洗衣機裏後就外出購物或幹別的事了,以至於隔了很長時間才晾曬洗好的衣服。其實,這樣做很容易導致細菌滋生,因為潮濕是細菌繁殖的溫床,進而危及人體健康。因此,衣服應在洗後30分鍾內取出晾曬。一旦洗好的衣物在洗衣機內放置超過1小時,就應該重新清洗。
(2)內衣應單獨洗滌。內衣是貼身的衣物,最好單獨洗滌,不僅能有效清除汙垢細菌,保持織物的透氣、吸濕功能,還能防止內外衣物交叉汙染。清洗內衣時水溫應控製在40℃以下。同時,最好使用如內衣褲洗護液等專用洗滌劑,並注意洗滌劑不要直接傾倒在衣物上,應將洗滌劑用水稀釋,浸泡約10分鍾後再洗。
(3)床上用品用溫熱水勤洗。大家知道,塵蟎是比較常見的過敏原,而被單、枕套等床上用品是塵蟎最大的滋生場所。因此,床上用品最好一星期用熱水洗一次,水溫應不低於54℃,以有效消滅過敏源。
(4)讓洗衣機風幹。黴菌會導致眼睛充血、皮膚瘙癢、呼吸困難,誘發哮喘或過敏。因此,在洗完衣服後,應保持通風,去除洗衣機內的水分,以防止黴菌在洗衣機內滋生。
(5)宜用無香味洗衣粉、柔順劑等,以防過敏香味濃烈的洗衣粉或洗衣液中含有芳香類化學品,可誘發皮膚過敏或皮炎,甚至導致哮喘發作。因此,選擇洗衣粉、柔順劑時應謹慎。
(6)慎用加酶和熒光增白洗衣粉。加酶洗衣粉比較容易去除血跡和汗漬,這是因為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所致,但蛋白酶與皮膚接觸容易引發過敏;而熒光增白劑雖然能讓衣物顏色更鮮豔,但它有潛在的致癌作用。因此選擇加酶和熒光增白洗衣粉應慎重,以免造成健康損害。
2.服裝講究綠色低碳
(1)“碳標簽”其作用是證明該服裝產品為低碳服裝。“碳標簽”有利於消費者更快地掌握衣服的環保性能,也利於服裝環保事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出現了“碳標簽”,比如我國香港、台灣地區於2010年3月實施,並已公布了其選定的“碳標簽”,希望廠商主動申請在產品上標示,讓消費者優先選購碳排放量較低的產品。
(2)衣年輪這是指服裝的碳排放指數,用來確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總量及年均碳排放量。每個衣年輪由半徑不等的多個同心圓相套組成,圓的數量代表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最大圓的總麵積代表每件衣服在生命周期內的總碳排放量;圓與圓之間的間距表示每件衣服的年均碳排放量。
(3)低碳著裝。減少購買服裝的頻率、選擇環保麵料、選購環保款式、減少洗滌次數、選擇環保洗滌、手洗代替機洗、舊衣翻新、轉贈他人、舊物利用、一衣多穿等。
3.杜絕家用洗衣機“二次汙染”
目前,洗衣機已成為家庭洗衣的首選。但近年來,有關洗衣機的“二次汙染”問題引起大家的普遍關注。上海疾病預防中心對上海市6個區、縣128台家用全自動波輪洗衣機進行的隨機抽查發現,81.3%的洗衣機存在細菌總數超標問題,其中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黴菌總數同時超標的洗衣機占54.7%。
那麼,洗衣機為何會“藏汙納垢”,成為大腸菌群、黴菌的溫床呢?從洗衣機的結構來看,它有內外筒之分,而內外筒中間存在夾層(衣機槽)。洗衣機工作時水在內筒與外筒之間流動,當水被排出內筒、衣物被甩幹後,水垢、有機物、衣物纖維、灰塵和細菌等就留在了夾層中。日積月累,夾層中的汙垢自然越積越多。而且大多數家庭放置洗衣機的環境一般比較潮濕,使得細菌容易大量繁殖。因此,每次用洗衣機洗衣服時夾層中的細菌汙垢可隨水流與衣物接觸,進而附著在衣物上,導致“二次汙染”。
醫學專家指出,如果長期使用帶有黴菌的洗衣機洗衣服,就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可引發各種皮膚病。因為黴菌感染可引起局部皮膚發炎、充血和水腫,出現皮膚丘疹、水皰和皮屑症狀。對女性而言,黴菌可引發黴菌性陰道炎,容易導致盆腔炎、宮頸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孕婦如受黴菌感染,更可導致早產、流產甚至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