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選擇服裝材質
服裝是人體散熱和保溫的重要手段,這是服裝的原始功能和基本功能,因而服裝麵料的濕熱傳遞性、舒適性、健康性非常重要。
少穿化纖,多穿天然纖維材料。棉花,是迄今為止與人的皮膚最能靠近的,它的纖維核對皮膚有良好的摩擦作用,對冷風有不可替代的抵抗作用,對強光冷氣等影響身體不利的因素有隔離作用,而且最能透氣,不帶靜電,沒有光汙染,吸水性能與保溫功能良好。缺點是容易發皺。貼身內衣選擇棉質,非常舒適、安全。現代紡織技術對棉的加工工藝非常先進,已經可以通過措施避免棉材的缺點,廣泛將棉紡織製作成各種內外衣麵料。麻,透氣與棉不相上下,麻的纖維粗使衣服比較挺括,但因為麻加工過程比較複雜,因而價錢較貴。毛,保暖性好,缺點是貼身穿有些癢。絲綢,質地輕薄,柔軟光滑,透氣性好,穿著舒適涼爽,飄逸瀟灑,是天然保健的理想麵料。絲綢原料蠶絲是蛋白質纖維,含有16種氨基酸,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延緩衰老的功能。老年人由於新陳代謝緩慢,很多都患有老年性皮膚病,但穿上了真絲內衣褲後,能收到明顯的止癢效果。長期臥床不起的病人生了褥瘡以後,如采用真絲枕套、真絲床單和真絲內衣,再用真絲包紮患處,便能吸收水分,並使其蒸發,有利於患部清潔,加快瘡口愈合。穿著真絲內衣,對某些皮膚病還有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在陽光強烈的夏季,女性用真絲服裝遮體,可有效地防止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但絲綢的缺點是:吸濕性大,縮水率高,抗皺性弱,還“嬌氣”,穿用和保養十分重要,勤洗勤換,防跳絲、手搓洗,深色絲綢不能使用皂或洗滌劑,不能暴曬等等。因絲綢織物的懸垂性強,選擇的款式以舒展的式樣為好,胸圍、袖籠應略放大一些,而肩部和領圈則不宜放大。21世紀出現了新型綠色纖維“莫代爾”(Modal),其原料來自天然灌木林,製成木漿液後再經過專業紡織工藝成絲。莫代爾麵料具有棉的柔軟、絲的光澤、麻的滑爽,是一種新型麵料材質,但價格不菲,尚未普及推廣。
化學合成纖維,以煤、石油、天然氣為原料製成,有挺拔、耐寒、易洗、快幹等優點,但對人體有很多不利方麵。其中聚酰胺類(尼龍)和聚丙烯類(丙綸),可能引發皮膚變態反應性:人造絲服裝易引起感冒,對患有鼻炎、咽喉炎、扁桃體炎、氣管炎、肺炎、肺結核、肺氣腫、關節炎、風濕性心髒病、腎炎等的人,也有促使病症發作,加重病情,延長病程,妨礙痊愈的不良作用,因此易患感冒或與寒濕有密切關係病症的人,均不宜穿人造絲服裝。用化學纖維布料做內衣易形成過敏,造成局部皮膚的瘙癢、疼痛、紅腫、水皰等過敏性皮膚炎症以及臭味和頭痛,由於化纖能吸附大量的塵埃,因此還會因塵埃刺激支氣管膜造成支氣管哮喘發作,有過敏症的人和嬰幼兒更不要用化纖衣料做內衣內褲;尼龍內褲還會引起尿急、尿頻乃至泌尿係統感染;夏季經常穿化纖內褲,常致股癬、濕疹等皮膚病。有些纖維還會引起一些人血液中的酸堿變化,使尿中鈣質增加,破壞體內電解質的平衡。有些化纖服裝還會引起支氣管哮喘病人夜間突然發病。另外,化纖衣物與皮膚接觸摩擦產生靜電,幹擾神經係統正常工作,導致病變。但用化纖布料做內衣並非純害無益,有人認為穿氯化乙烯樹脂類合成纖維的內衣時,由於帶電量相對較大,對風濕性疾患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二、關注服裝遺留的有害物質
甲醛殘留物
甲醛的使用主要是提高織物的耐久性,使用範圍包括:樹脂整理劑、固色劑、柔軟劑、黏合劑等。
防腐劑主要為五氯苯酚PCP,會殘留在紡織品上,或在人體內產生生物積累,危害人體健康。
可熔性重金屬殘留物
紡織品中存在的重金屬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麵:天然纖維對土壤空氣中重金屬的吸收,使用金屬鉻合成染料,印染加工中各類助劑所含有的重金屬等。重金屬一旦被人體過量吸收便會在肝、骨骼、腎及腦等處蓄積,當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對人體健康便造成極大損害。
染色牢度。人體的汗液、唾液能夠促進染料分散而導致對人體健康的損害。
禁用染料。目前常用染料有191種,而禁用染料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農藥殘留物。在棉麻纖維的生長過程中,常使用某些殺蟲劑,以抵抗病蟲害。某些動物纖維往往會存有殘留的農藥,易被皮膚接觸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