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注校園碳足跡與碳排放
除了在家裏,同學們的很多時光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我們在學校學習知識,更是在學習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學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更要對社會負責。我們在家庭中節約資源,不但是為了自己的小家,更是為了社會,為了國家;我們要把節約的行動延伸到校園,節約資源,著眼身邊,立足校園;“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齊行動起來,建設節約型的美好校園!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坐車外出、點火做飯、供熱取暖等等,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就像我們走路會留下足跡一樣,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會對自然界產生影響。把每個人在不斷增多的溫室氣體中留下的痕跡形象地稱為“碳足跡”,碳足跡就是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導致地球變暖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製造得多。
我們的日常消費中也會造成二氧化碳排放。例如,用電,是間接排碳,背後是消耗了煤炭;開車,背後是消耗了石油;吃肉,背後是動物消耗了大量的生產氧氣的植物,而這些動物本身又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為了減少碳排放,我們有責任轉變各種高碳行為,倡導低碳生活。
一個人的碳足跡可以分為第一碳足跡和第二碳足跡。
第一碳足跡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個經常坐飛機出行的人會有較多的第一碳足跡,因為飛機飛行會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第二碳足跡是因使用各種產品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費一瓶普通的瓶裝水,會因它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碳排放,從而帶來第二碳足跡。
我們都有自己的碳足跡,它指每個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二氧化碳為標準計算。碳耗用得多,二氧化碳也製造得多,碳足跡就大,反之碳足跡就小。
碳計算相當複雜,根據不同的個人會有不同的變數,碳足跡的計算包括一切用於電力,經濟建設以及乘汽車、飛機、鐵路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能源和我們所使用的所有消耗品。
事實上,溫室氣體並不僅僅包括二氧化碳,其他溫室氣體還包括甲烷、臭氧、氧化亞氮、六氟化硫、氫氟碳化合物、全氟和氯氟烴等。鑒於此,美國多數碳足跡計算包括所有適用的氣體,因為這些都有助於我們認識和了解溫室效應與地球變暖的關係。
我們可以根據需要計算個人的碳足跡,計算一個家庭的碳足跡,也可以單獨計算一次旅行的碳足跡,還可以單獨計算食品的碳足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高碳消費會增加多少碳排放?或者說,我們的低碳行動會減少多少碳排放呢?
少搭乘1次電梯,就減少0.218kg的碳排放。
少開冷氣1小時,就減少0.621kg的碳排放。
少吹電扇1小時,就減少0.045kg的碳排放。
少看電視1小時,就減少0.096kg的碳排放。
少用燈泡1小時,就減少0.041kg的碳排放。
少開車1km,就減少0.22kg的碳排放。
少吃1次快餐,就減少0.48kg的碳排放。
少燒lkg紙,就減少1.46kg的碳排放。
少丟lkg垃圾,就減少2.06kg的碳排放。
少吃lkg牛肉,就減少13kg的碳排放。
省1度電,就減少0.638kg的碳排放。
省1噸水,就減少0.194kg的碳排放。
省1立方米天然氣,就減少2.lkg的碳排放。
用傳統的發條式鬧鍾替代電子鍾,每天可減少48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把在電動跑步機上45分鍾的鍛煉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可減少將近k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不用洗衣機甩幹衣服,而是讓其自然晾幹,可減少2.3k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將60瓦的燈泡換成節能燈,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
改用節水型淋浴噴頭,每次不僅可以節約10升水,還可以把3分鍾熱水淋浴所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一半。
如果一天做到每一項,那麼我們每天可以減少21.173kg的碳排放量。
如果全世界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項,那麼我們每天減少碳排放量約合11×108噸。
看了以上數據,你一定會對高碳消費有更強烈的節製心,對低碳行動有更強的行動欲望。你可以參考以上數據建立自己的低碳檔案,至少時常翻翻以上數據,不要使自己過於沉溺於高碳消費享受中,這樣就可以培養起自己對環境和對他人強烈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