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下,局勢動蕩,民不聊生,各路反王割據一方,天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人妻離子散,多少人在溫飽線上掙紮,我心難安,哪有心思考慮個人問題?作為一個堂堂七尺男兒,要想著如何報效國家,如何拯救百姓於於水火之中,居廟堂之高而憂其君,處江湖之遠而憂其民,此乃為大丈夫,沒有大家哪來的小家?天下不平,何以家為?此事莫要再提?”
說完,甩袖離去!
一番大道理講完,眾人皆沉默不語,張芙蓉美眸異彩連連,這才是真正的男人!
良久,張士貴反應了過來,氣呼呼道:
“你充其量就是一個做飯的廚師,頂多手有縛雞之力,天下蒼生與你何幹?說的老子剛才熱血沸騰,都想去從軍了!”
二狗弱弱的說了一句:
“老爺,我年紀也不小了……。”
“滾!”
……
第二天。
吃過早飯。
張一鳴吩咐張鐸把熊孩子們都領到張府來。
張鐸撒丫子跑了出去,不一會,熊孩子們都到齊了,而且每個人的手裏或多或少的都拿了一些白糖,這是張一鳴昨天特意交代的。
張一鳴一聲令下,熊孩子們忙活了起來:削竹簽,串糖葫蘆,綁草垛……。
張一鳴則把所有的白糖都集中了起來,鍋裏塗了一層植物油,小張鐸負責燒火,火起,鍋燙,油熱,開始放入白糖,……,等泛起密密麻麻的泡沫,又抓了一大把熟白芝麻,然後快速拿起串好的糖葫蘆沾均勻,插到草垛上。
不一會,三個草垛上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糖葫蘆,晶瑩剔透,糖稀中裹著白芝麻,煞是好看。
熊孩子們一個個都流起了口水!
張一鳴一笑:
“不要猴急,人人有份,隻不過不是現在,張鐸,去把二狗和小翠叫來,咱們去縣城!”
……
張家堡處於城郊,離縣城不遠。
二狗,小翠,張一鳴三人每人扛著一個插滿糖葫蘆的草垛,一群熊孩子在身後目不轉睛的盯著上麵的糖葫蘆,小舌頭不時伸出嘴邊舔舔。
二狗口中發著牢騷:
“張一鳴,你太小氣了,都不讓我嚐一個,拿我當驢使呢?”
小翠瞪了二狗一眼:
“你不去拉倒,沒人逼你來!”
隨後,小翠有些擔憂道:
“一鳴哥,這個什麼糖葫蘆賣五文錢一個,是不是太貴了?要知道這個紅果爛在地裏都沒人要!”
張一鳴卻是信心滿滿,窮鄉僻壤的百姓肯定不會買,但縣城裏卻都是有錢人,不乏揮金如土的土豪,尤其是城裏的孩子,兜裏都有零花錢,不像鄉下的孩子兜比臉幹淨!
不多時,來到縣府的天橋,人群熙熙攘攘,大姑娘小媳婦比比皆是,叫買叫賣的,好不熱鬧。
陡然看到三個大人扛著三個插滿貌似是紅果樣子的草垛,一群穿著補丁衣服的熊孩子跟在身後,過往的行人很好奇,但卻是無人問津。
張一鳴扯著嗓子喊開了: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
二狗也扯開大嗓門喊開了,像打雷一樣,小翠終究是女孩子,聲音低的隻能自己聽到,尤其是看到周圍看耍猴似的目光,不由臉色發燙。
張一鳴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一拍大腿,給身後的熊孩子們一人發了一串糖葫蘆,早就垂涎欲滴的熊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酸中帶甜,甜中裹著香,脆生生,甜滋滋,簡直甜到了心裏。
一個個嚼的津津有味的熊孩子就是最好的廣告,一些過往的孩子再也邁不動腿了,一個小男孩把手指頭放進口中,輕輕咬動著:
“母親,我要吃糖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