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子的茶道(一)(1 / 2)

氤氳的山嵐,纏繞著惠山泉上蒸騰的水霧。

因被茶聖陸羽品題為“天下第二泉”,所以惠山泉又名“惠山二泉”或“陸子泉”。二泉分為上池、中池和下池。

上池的水質最好,也清澈。因而沈琬與白蘭、麻赫、吉蘇便在上池緊張有序地布置著場地。

容若則趕到山下迎駕去了。沈琬知道,魏珠也會到山下去迎駕的,隻是不知他準備了一番怎樣的說辭,來向皇上表孝心。魏珠本就不是個蠢人,想來應該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吧。

當山嵐被第一縷晨光撕開的時候,山下鼎沸的人聲,已隱隱可聞。

沈琬忽然覺得有些緊張,就像弟弟子臨參加高考的那兩天,她兩天兩夜沒睡覺,卻愣是不敢回家給他打氣。想來想去都無法讓自己的心神安寧下來,沈琬隻得一遍遍地回憶昨日與魏珠商量好的麵聖流程。

魏珠說了。“姑娘的點子,固然有些失禮,但貴在‘新巧’二字!”

是啊,她現在的處境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她沒有一分一毫的彌補機會,所以她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抓住康熙的注意力,震住很有可能跳出來攪局的索額圖和梁九功。

如此想著,她抬起手,落在了琴弦上。

“當當當……”柔雅的音符,徐徐飄出。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一日一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

純雅的《幽蘭操》在上池四周回蕩,空靈的歌喉,宛若九天之外飛來的仙音一樣,滌蕩著每一顆塵埃蒙蔽的凡心。

曲罷,手離琴。沈琬靜靜地聆聽著,由遠而近的腳步聲。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小可現下正要烹茶,門外的是客人若有興趣,不妨入園小憩片刻。”

沈琬的聲音是從一排稀稀疏疏地,用幹柴砌成的籬笆後透出來的。透過瘦柴籬笆,穿著一身明黃色便服的康熙,搖著折扇,看到一道潤白如玉、柔軟似光的身影。

索額圖杵在康熙的身後,他穿著絳紫色的長袍馬甲,看向身旁的明珠。明珠捋了捋雨過天青色的袍子,抖了抖玄黑色的馬甲,這才看向一直跟在皇上身邊的兒子——納蘭容若。容若正附在皇上的耳邊,不知說著什麼。但皇上半側的臉龐,卻越發的柔和了。

容若說罷,皇上轉身看向跟在自己另一旁梁九功,“難為你竟想的這般細致。先是讓魏珠在忍草庵替各位阿哥祈福開慧,再讓沈家的四姑娘扮作世外散人,邀朕品茗。九功啊,難為你啦!”

梁九功的臉色微微一僵,便開花饅頭似的的笑道:“這些日子,皇上為咱們大清勞心又勞力。難得皇上今日有興致鬆快一下,就算老奴不思量,納蘭侍衛和小魏子也會為皇上如此著想的。”

皇上笑的更濃了,隻覺容若本就是他最貼心的人。至於魏珠,也是個伶俐又有心的小太監,值得栽培。

“看這茅舍似乎不大,朕就帶容若和九功進去吧。你們且在這裏稍候片刻。”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