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使者許耽(2 / 2)

許耽這一路前來,早已想好各種說辭,見周玄發問,急忙道:“這位大人?曹操何許人也,您也當有所耳聞,這一次攻打徐州,假口是替父報仇,實則是貪圖我徐州富庶,這一路打殺下來,所過之處,竟是雞犬不留,連無辜百姓也不過放過,有道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他日,曹操若兵臨下邳,必定絕不手軟!”

許耽吐出口氣:“更何況,曹操這個人睚眥必報,闕宣大王冒天下之大不諱,自稱天子,各路諸侯早已不忿,隻是因為袞州與徐州大戰,都做壁上之觀,以曹操的性格,絕對不會與大王結盟,隻怕還是殺之後快,然後與當今天子邀功才是!”

闕宣與周玄幾乎都是暗暗點頭,若論好商量,曹操肯定不如陶謙,周玄這麼說,也就是看看許耽的說辭,隻聽周玄又道:“那陶謙就敢冒天下之大不諱與我軍結盟?他卻不怕各路諸侯因為此事,聯手討伐徐州嗎?”

許耽聞言,忙做無奈之狀:“比之徐州被奪,失所流離,我家刺史大人也隻能先顧眼下,至於日後之事,又哪裏管得過來,即便日後各路諸侯討伐徐州,那也得徐州還在我家刺史大人的手上才行!”說到這裏,許耽神色一怔:“不過,我家刺史大人也讓我說明一件事,若能擊退曹操,他不會卻闕宣大人為難,但場麵功夫卻還需做足,他日兩軍難免兵戎相見,還望闕宣大王能夠體諒!”

“混賬!”闕宣雙眉倒豎,這許耽如此說法,又與曹操何異?他剛剛所有說辭還不是放了個屁?

“大王息怒!”許耽急忙解釋:“這件事始終難免,我家刺史大人要我千萬交代清楚,也已經表示出十分的誠意,還望大王明鑒!”

周玄思量不語,不知在盤算些什麼?倒是郭紹,心中思量,按照眼前的局勢來說,闕宣的確是十分被動,正如許耽所說,如果他在徐州內部作亂,無疑配合了曹操,而曹操絕對不會買闕宣的帳,他日若占領徐州,第一件事就是剿滅闕宣,以為天下表率。而若與陶謙合作,倒是有機會占領一些城池,趁機擴大聲勢,即便日後交戰平息,各路諸侯來討,闕宣也有周玄的餘地,坦白說,與陶謙合作,倒是眼下的一個機會!

許耽見場麵一時安靜下來,沒有人接話,立刻又道:“我家刺史大人交代過,如果闕宣大王同意合作,那麼眼下就是機會,如今曹操舉全境之兵壓向徐州,後防必定空虛,下邳臨近泰山郡,大人可出其不意,攻入袞州,到時候有我軍牽製住曹操兵馬,闕宣大人便能夠在袞州境內縱橫馳騁,無往不利,到時候攻城略地自不在話下,也為大王日後積蓄資本不是?”

闕宣聞言,蠶眉一動,心中卻也是好一番思量,倒是周玄眉頭一直緊鎖不動,聽到這裏也未說話,許耽見一時冷場,忙又道:“為表我軍誠意,小人這次臨行前,刺史大人特地命我帶來十箱金銀,權當資助大王攻打袞州的軍餉,還望大王笑納!”

“十箱金銀?”闕宣心中倒是陡然一舒,雖然他占領下邳,自立為王,下邳又是富庶之地,但這些天下,不斷招兵買馬,又打造兵器鎧甲,鑄造守城工具,七七八八地卻也耗費了不少軍餉,此時驟然聽到許耽帶了錢財過來,卻是一樂,不管聯合之事成不成功,這十箱金銀,他卻休想帶走了!

沉默良久,還是周玄重重地舒出口氣:“陶謙大人的提議我們會考慮的!”說到這裏,周玄望了一眼門外:“來人,帶許耽大人先去客房休息!”

許耽心頭一舒:“那小人便先告辭!”跟著兩個士兵轉身下去,許耽的嘴角卻掛起一絲笑意,雖然他這個人沒大的本事,但察言觀色,揣摩心意卻頗有一番心得,否則又如何能成為陶謙的心腹?而他之所以笑,那是因為他看到了希望,此次結盟之事已是八九不離十了,想到此,他卻不竟佩服起陶謙的眼光來,腳下步伐急動,一轉眼,許耽的身影便消失在回廊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