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勢所趨(2 / 2)

郭紹見狀,隻幽幽道:“你二人若不降,我大可殺了你二人,就說是在戰場上殉職,那闕宣和周玄縱使再懷疑我,也不能說什麼?再說了,周軍師的脾性你們也並非不知道,隻怕你二人就算能活著回去,任你們說破嘴皮,他也未必會信你們,你們說是不是?”

李亮和杜由一時間沉默了,良久,杜由道:“大當家想讓我們做什麼,盡管說便是!”

見杜由頓時換了泰山幫的稱呼,郭紹淡淡一笑:“很簡單,明年二月,曹操必定要回袞州,屆時,我軍絕然不是對手,所以回下邳是我唯一的選擇,隻是回到下邳之後,還要請兩位將軍多多為郭紹美言才是!” 李亮和杜由麵麵相覷,這郭紹說話卻也奇怪,他又怎知曹操明年二月要撤兵?他既然知道軍師不信他?又再回下邳做什麼?杜由想了片刻:“隻怕屆時軍師已不相信我二人了!”

“這個二位將軍放心!”郭紹道:“軍師放你們在我身邊,一來是看住我,二來也無非希望能給闕宣軍帶來利益,這兩樣我都會給二位,但隻有一個條件,一旦郭某在下邳發難,還請二位助我一臂之力!”

“嘶!”李亮和杜由同時倒吸了口涼氣,但如今退無可退,兩人對視一眼,還是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轉眼,一年便過,次年之初,漢天子在長安下詔,改年號為興平。

興平元年,郭紹部署王海率領兩千兵馬再次攻破萊蕪,三路駐軍將個奉高城圍於當中,但郭紹卻再不下令攻城,隻讓王海和李風各自經營城鎮,招兵買馬,收糧鑄造。

當年一月,徐州境內,正在苦戰中的陶謙得到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相劉備的救援,以此堵截曹操,而陶謙更是賣出老本,送了劉備四千丹陽兵以助己守城。

在五原縣內,田楷、劉備、陶謙協同守城,將曹操迫於城外,曹操不得進,轉而引軍渡泗水,南破取慮、雎陵、夏丘三縣,皆屠之,雞犬亦盡。

陶謙、劉備、田楷又四處堵截,但曹操騎兵極快,徐州境內一片狼藉。

二月,曹操終因兵糧耗盡無奈退兵,臨退之際,曹操仰天長嘯:“我曹孟德還會回來的......!”

二月,曹操收兵回袞州,郭紹卻似早有防備,隻是率領泰安縣四千兵馬,帶足物資,迅速千往費縣,同時,萊蕪縣王海也率領兩千之眾會合李風所在費縣的三千兵馬,三方兵馬合擊九千餘人穿過費縣,南下徐州,繞過琅琊、郯城這些大顯,盡挑些小城小鎮而行,雖然有徐州守衛發現這支近萬人的軍隊,但因為上頭有命令,卻都通通放行,此次泰山郡之亂,雖沒有對曹操構成大的威脅,但闕宣畢竟履行了諾言,陶謙自也不好為難,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同是二月,曹操回到袞州之後,又聽聞泰山郡事宜,頓時暴怒,這泰安縣乃應勳的侄子所在,出了這麼大的紕漏,總得有人出來頂罪,據說應符已經死在泰安縣內,這個責任自然得由應勳來承擔了。

所以,曹操立刻下了軍令,撤去應勳泰山郡郡守一職,押回郯城聽候發落。誰曾料到,應勳先一步得到這個消息,頓時麵無人色,對於曹嵩一事,他早就心存忌憚,就怕曹操尋個油頭便要殺他,如今泰山郡被這麼一鬧,豈不正中曹操下懷,應勳隻道自己大限已到,頓時唏噓不已。

而謀士陸仁卻勸道:“大人,既然曹公以容不得大人,大人又何必在此等死?”

應勳忙道:“先生此話怎講?”

陸仁道:“我聽說北方袁紹求才若渴,若以大人之才去投,當不會虧待才是!”

應勳沉默良久:“事到如今,也唯有這樣了!”說罷,隻命人收拾了幾件細軟,便帶著一隊親衛揚長而去。而應勳本人武不能上陣殺敵,謀又不能預料天下,所以投奔袁紹後,也未有多大待遇,但也正是這樣,應勳反倒安心做起了學問,從而著出一部,至今還猶有保存的《風俗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