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下邳風雲(1 / 2)

興平元年的三月,征西將軍馬騰入長安朝見獻帝,駐軍於灞橋,結果李傕挾天子以令諸侯,拒絕馬騰求見,馬騰大怒,與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範、諫議大夫種劭、中郎將杜稟合力攻打李傕,一時間,風雲動蕩,各路諸侯都將目光投向長安,馬騰與李傕的對決可能再一次改變大漢朝的格局,也都是屏息相望,更有甚者還準備來一個漁翁得利呢!

而另一方麵,河北袁紹、汝南袁術、甚至於北海的孔融都寫信於陶謙,讓他盡快平定下邳之亂,剿滅逆賊,以彰顯大漢天威。

陶謙收到信件苦笑不已,如今他徐州剛剛受亂,還沒來得及喘口氣,袁紹、袁術就已經暗示自己該如何去做了,且不說自己現在麵對一個爛攤子,就是闕宣那邊,自己也不好說法,自己可是寫了親筆書信給闕宣,讓他在曹操攻徐州之時幫助自己,並承諾不會與闕宣為難,可現在,袁紹和袁術,甚至於孔融都發信來說,這可讓陶謙心中難安,若不能夠迅速解決這件事,隻怕袁紹和袁術便會以剿滅逆賊為由,率兵踏入徐州領地,徐州剛剛經曆曹操這樣的大亂,如同雞蛋殼般,一碰且碎,又如何經受得起其他勢力的攻擊?

坐在刺史府大堂上得陶謙搖頭苦笑,下首除了糜竺、曹豹這些徐州本身的官員之外,劉備也領著關羽和張飛站在下首,見陶謙麵露苦澀,劉備不禁關切道:“刺史大人,為何事煩憂?不知我兄弟可有效勞之處?”

陶謙舒出口氣:“沒什麼!”說完,又道:“諸位也都退下吧,徐州剛剛經曆戰火洗禮,許多地方還需重新整治,這些也都擺脫諸位了!”

眾人拱手還禮,也自紛紛下去了,唯獨許耽明白陶謙的擔憂,比眾人慢了一步,留在了大廳內,低聲道:”大人是在為下邳之事煩憂?”

陶謙點了點頭:“這件事太棘手了,我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說到這裏猶自苦歎。

許耽道:“小人倒是有個方法,如今徐州逃離打劫,大人何不以謝為名擺下一場鴻門宴,宴請那闕宣?”

陶謙眉頭一皺:“都知鴻門宴凶險,那闕宣未必肯來吧?”

許耽道:“我與那闕宣不說相熟,卻也見過幾麵,我觀此人膽大包天,怕是不會拒絕?”

陶謙不語,許耽忙道:“不管這法子行不行得通,暫且試試無妨!”

陶謙終於點了點頭:“那就照你的意思辦,選一個地點,秘密安排重兵,切不能泄露消息!”

許耽拱手道:“下臣一定辦得妥妥當當!”

也就在陶謙愁眉苦臉之際,郭紹率領本部九千兵馬回到下邳,闕宣早已在下邳城門外,列隊歡迎,這些日子以來,李亮和杜由重新恢複跟周玄之間的聯係,兩人已經申明郭紹並無反意,且現今九千兵馬,其中卻有五千兵馬是她李亮個杜由在攻克各個城池之後所招募,因此,都是這二人的心腹,郭紹並沒有機會做大,這也讓闕宣吃了顆定心丸,可盡管周玄覺得有些不安,但也找不出任何紕漏,更被闕宣埋怨了一通,若不是他們偷偷將消息放給應勳,也許郭紹早已拿下整個泰山郡,總兵力超過一萬五千人,也不至於給曹操趕出袞州,沒有一點還手之力。

因此,此番歡迎郭紹的儀式頗為宏大,幾乎整個下邳的士兵盡皆出動,而郭紹義侯的威名也是響徹三軍,當日郭紹所得封號不過是個虛名,根本沒人放在心上,莫說闕宣,就是這下邳城內大大小小的將官都是如此,別看李亮和杜由對郭紹多有恭敬,若非周玄讓他們看住郭紹,小心行事,隻怕早就拽得跟個二五八萬似的了,哪裏將郭紹放在眼裏。

可是現如今卻不同了,這位侯爺隻從下邳領了一千五百人,短短幾個月時間,竟帶了九千兵馬回來,嗬嗬,這讓下邳城內大大小小的一眾官員如何再敢小覷,加上立了如此大的功勞,這位侯爺在下邳的地位隻怕將僅僅次於闕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