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子看了看,說:“這條溝,原來也是一條河吧?”
“對,實際上是溢洪形成的,這條溝也通往巨澱湖,往東大概一裏地就是巨澱湖,上了那個小土丘就能看到。溝底還有些地方有積水的坑塘,天旱的時候村民們從裏麵取水灌溉,你們行動的時候要當心一點。不過坑塘裏有魚,你們想吃魚可以去抓,都是野生,味道鮮美。”
“謝謝。您帶我們到這裏已經很感謝了,您可以回去了,讓我朋友開車送您回廣饒。”我一邊說一邊對耗子揮揮手。
耗子過來,塞給小付10張老人頭:“兄弟,你知道我們來找點東西,您是文化站的,知道這裏麵的事兒,所以請你……”
小付也沒推辭:“哈哈,明白,我明白,放心吧。宋副局長囑咐過,沒事兒。不過,”他往遠處看看:“我奉勸各位一句,這裏離村子遠,一般沒人來,你們最好自己弄,千萬別去村裏問,更別找人給你們找地方,也別放炮什麼的,否則,村民們好奇心重,他們一定會跟來看。找不到東西也就罷了,一旦挖出東西他們就有可能舉報,那可就……”
“哦,這個我們也明白。”
“好,那就好。”
我讓大塊頭開車送他回去,同時再買些生活必須品回來。
我們從車上卸下來所需的東西,下到溝裏,查看了一番,準備紮營。溝底也有成塊、成條的農田,還有不少的積水坑塘,一些已經廢壞的水渠彼此連接著。
羅妮說不能在溝底紮營,因為溝底比較潮濕,而且現在是春季了,說不定就會下雨,溝底會存水,如果下大雨甚至可能有洪水,非常危險。建議在溝一側的坡上紮營,這樣既在遠處不容易被發現,也避免了發生危險。
我們就溝西坡下沿梯田邊的一塊空地上紮起了一個大帳篷,把用品放進去。我和耗子到田埂上割那些幹草來鋪在地上,又鋪上防潮墊子,從溝邊的梯田上拆了幾塊石頭壘起了鍋灶——我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找到那個古墓,所以得做點長遠打算。
耗子開始擺弄他的羅盤,竄上跳下地觀察方位,嘴裏念念叨叨,用筆描畫測算。
“段先生在幹什麼?”羅妮一臉的茫然:“他在探測嗎?”
“啊,對,在找古墓的位置。”
“可是,這樣怎麼能找到古墓的位置呢?”
“這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法術,叫‘尋龍索穴術’,可以通過觀察地形地貌找到隱藏在地下的古墓……”我也隻能給她這麼說,說得太多估計她也聽不懂。
“哦,真是太神奇了,不可思議。”羅妮搖著頭說。
“您別管了,讓他去找,我們去溝底的池塘裏抓魚,準備做飯。”我帶著羅妮到溝底的池塘裏去抓魚。
一直折騰到快天黑,我和羅妮帶著抓的一兜子魚、蝦回到帳篷,大塊頭也回來了,耗子卻一臉失望地坐在地上喘粗氣。
我問:“怎麼樣?有什麼結果?”
“老大,這裏的地勢,一馬平川,隻有幾個小土丘,從地勢上看,左龍右虎,這裏應該有一個古墓群,但是這裏的地形被人為的改造得太厲害,不能用‘尋龍之術’來推測了。”
大塊頭一邊往帳篷裏搬東西,一邊說:“耗子,你不是老吹你的尋龍術嗎?怎麼失靈了?哈哈……”
“你懂個毛!”耗子憤憤地說:“如果地表的自然外觀沒被人為改變,肯定不成問題。可這裏被改造得太厲害,有的山被推平了,河流被填平了,林木被砍伐了,地麵被平整了,還用尋龍術,怎麼用?”
“哎,這個……反正丫的我不懂,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大塊頭噘著嘴走開。
我看著溝底說:“老王說那個墓是在商周的考古地層上,那麼,那個墓穴唯一的可能就是在這個溝底。當時在這裏修大寨田的,都是西沃村的村民,那個古墓的位置,一定是在對著西沃村的這一段距離內。既然用尋龍術找不到,那就用笨辦法,用探鏟打探點,一點一點地找。”
“好吧,隻有這個辦法了。”
“不能著急,做飯吃飯,明天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