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太乙歌訣(1 / 2)

太乙者,元氣也!

五寶即五髒又指五行,人體五髒暗合五行,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太乙五寶通玄功》是一套俗武拳術,卻又比所有的俗武都要高明。姚燦先前根據腦海中的五幅畫麵也練了十幾年,可畢竟沒有歌訣隻能練個大差不差,可究竟沒有得其jīng髓。

如今有李純陽的刻下的歌訣和行功圖,姚燦一下如醍醐灌頂,一會百通。

人分陰陽,成於五行。

這套拳術就可以讓人五行相生而陰陽和順。即便是凡夫俗子習得此套拳術,沒有歌訣和行功之法,練功不輟,陰陽平和,也能夠大大益壽延年!

在地球時,姚燦就覺得這套拳術跟華佗的《五禽戲》有些類似,他現在才徹底明白,原來《太乙五寶通玄功》不僅吸納了華夏曆史上一代神醫華佗的《五禽戲》,還融合了武當張三豐的《太極拳》,更超出凡武的標誌是,它還融煉了道門流派中的吐納、導引和技擊等特點。《太乙五寶通玄功》更偏重於陰陽五行理論,姚燦還練過基本功九宮旋轉十二樁法,因而拳法套路方位、路線,講究分陰陽五行、踩八卦、穿九宮的格局。

之前在地球上演示時,姚燦就被羅野笑話說是在擺花架子。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其實羅野他不理解什麼叫尚意不尚力,貴化不貴抗。姚燦的騰挪扭轉看似花架子,實則動如蛇之行,勁似蠶吐絲,以整體柔韌之勁,製人之動,克人之剛!

姚燦回憶起那五幅畫麵不由自主在密室中打練起來。對原理和歌訣以及行功圖有了些許理解,姚燦再次打起拳法來,果然高明了許多。

他這時才隱隱覺得地球華夏民族的可怕,他此時不禁在想,華佗,張三豐,以及那些道教先輩,他們竟能創出這麼高深的拳法和道術,那麼他們之中可有得道成仙的?

道教之祖,那位騎著青牛出函穀關的老子,後來他的去向是哪?

自三皇五帝,夏商周,以及後來的唐宋元明,怎麽這些朝代都與贍部大地各大王朝帝國,似有著某種聯係?難道這些朝代是地球人建立?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地球這一世俗界怕是孕養出不少賢哲,難怪帝釋天那麼忌憚姚墟從下界接引來姚族族人!

心念及此,姚燦身為華夏一族無比自豪。收起心神,姚燦漸漸又沉浸於拳法中,如癡如醉,他的腳步拳法,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都是緊扣五行之理,井井有序,而且穿行於九宮之中,大有玄機。

而且《太乙五寶通玄功》還以五行結合人體。

內五行合,外五行順,心息相依,任其自然,碾轉繞環,環顧八方,分陰陽定五行,踩八卦,穿九宮,氣力之所到,架勢即隨之;架勢之所至,而氣力即注之。

仿佛姚燦施展出的一招一勢都陰陽相滲,在八卦陣中千變萬化,在太極圈和四方四隅變化,形成九宮穿遊的格局,方丈之地行雲流水,勁勢無窮,暢流不息,而體內積聚多年的渾厚元氣,終於形成微循環!

不覺間姚燦竟達到了武修界內外合一,及天人合一的境界!

之前從石刻看來的一句句歌訣,此時此刻不由自主的從姚燦腦海浮現,姚燦立馬重新擺出預備式,太虛羽化虛空立,周身放鬆妙無窮。

身體瞬間進入了狀態,體態舒適,周身放鬆,氣血流暢,心曠神怡。

第一句歌訣:“祖氣內固生癸水,萬法歸宗第一功。”

先天祖氣藏於腎和命門之中,之前姚燦練出的先天祖氣都散在周身而不凝聚,此刻歌訣一念,頓時都彙聚至腎髒和命門,姚燦瞬間感覺兩腎如湯煎,渾身仿佛充滿了無窮地神力,同時,體內“啪嗒”一聲凝出一滴癸水。

河圖曰:“天一生水”,在人身體中五行屬水者,腎也。

玄府修士前期都是求諸己身,難免五髒先天祖氣都會極其旺盛,若是按以往那樣混雜一起,隨著修為的jīng進,相互傾軋,難免會損傷五髒六腑,透支元jīng,也難怪有傳言玄府修士止步真丹境虛丹期後會生機漸漸流失,修為倒退。可有了《五寶通玄功》這種顧慮是不是就可以切除了?

歌訣:手托明月引金風,肺宮安寧天地明。

在五行之中,金是五行之首,在人體五髒中,肺髒也是在最高的位子。肺是主宰人體的表裏的髒腑,有人體內外相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