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昊宗正在站八極定式樁的身體,也緩緩的輕微震動了起來,仿佛是騎著一匹奔跑的駿馬背上,顛簸行進一般。
不,昊宗所騎的,並不是馬,而是象!
身材巨大的大象,狂奔起來,速度絲毫不比駿馬慢多少。古代南蠻,兵將坐騎便是大象,象騎兵的機動性,絲毫不比重騎兵差多少。而象騎的衝擊力,卻遠遠超越了普通騎兵,若不是大象數量稀少,食量巨大,恐怕象騎兵早已經取代了馬騎兵!
國術拳法,太極、形意,多是脫胎於騎馬抖大槍的槍術,又稱之為“槍拳”。昊宗的八極拳,也和槍法緊密聯係,八極拳大師李書文,便被人稱為“槍神”。可見國術拳法,多與槍騎之術有關聯。
國術站樁,通俗的說,就是蹲馬步,取得就是騎馬作戰的韻味。胯下站不出一匹奔馬來,根本就算不上蹲馬步!
而此刻,昊宗的胯下,卻蹲出了一頭大象,這已經不是蹲馬步的意境了,而蹲象步!
身下騎巨象,懷中抱朗星,仿佛天地間所有的氣勢,都集中到了昊宗的身上。巨象奔騰,地動山搖,昊宗身體的每一下晃動,都仿佛是一頭數萬斤的巨象,奔跑之時的身體的搖擺一般,一搖一晃,整個地麵都顫動了起來!
“咦?這小子,竟然站出了巨象奔騰的氣勢來?好,好,好……我沒瞎眼啊,沒瞎眼!”
感受到地麵的晃動,林鐵俠那渾濁的雙眼之中,陡然打出了兩道異常強烈的光芒。林鐵俠身體顫抖,連說了幾個“好”字。這一刻,昊宗在林鐵俠眼中,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好武的小子了,而是一塊耀眼的璞!
功夫容易練,徒弟難求,一些國術絕頂高手,往往一輩子教不出一個有本事的徒弟。畢竟,要練武有成,靠的不止是努力,而要有足夠的悟性。
昊宗短短一個小時多的參悟,竟然就能從獸拳圖譜中,渡象式圖中領悟出群象奔騰的氣勢來,並且將這股強大的氣勢融入到自己的八極定式之中,站出了一頭狂奔的巨象,體悟出
“象步”,這份悟性,恐怕連一些以悟性著稱的老一輩國術名家,也比不上!
“好,好,悟出了象步,雖然你勁力功夫還練的不到家,但八極拳中的殺招‘貼身靠’,你也可以修煉了!”林鐵俠努力穩定住自己的心境,緩緩說道。
這一刻,昊宗也已經從剛才站樁的意境中脫離了出來,他現在的精神修為、身體修為,都還不足以支持他長時間修煉象步,畢竟,象步一出,震蕩地麵的時候,同時也震蕩他的身體,筋骨練不到家,還撐不住長時間的震蕩。
聽到林鐵俠誇讚自己,昊宗也不由得感到一陣振奮。說起來,這還是林鐵俠第一次稱讚自己的功夫。自己領悟出群象奔騰的意境,以後勤加修煉,未必不能在國術界打出一片天地。到時候,不止是自己風光,連林鐵俠也有麵子!
“小子,八極貼身靠的殺招,老瞎子領悟也不深,隻給你做一遍。你能看出多少門道來,就要靠你自己了!”
林鐵俠話語一出,昊宗連忙屏氣凝神,眼睛死死盯住林鐵俠每一個動作。八極殺招貼身靠,昊宗自然知道,傳說民國八極高手,練習貼身靠,都是用身體去靠牆壁。身子在牆壁上一靠,牆壁的地基都要晃動。這樣的力量,若是一下子閃到敵人的懷裏,給敵人來上那麼一下子,就算是鐵打的人,也要筋斷骨折!
八極貼身靠,可以說,是八極拳打法之中,威力最大的一記殺招!八極和形意傳說都是以槍創拳,但是理念恰好完全相反。八極以「開」做攻擊風格,而形意以「合」為主要特色。
比較兩種拳法的代表動作,八極的「頂肘式」與形意的「三體勢」便能知其中差異。另外在發勁方麵也是理念不同,八極沈墜而形意上領,八極爆炸而形意束展。
八極拳貼身靠,是八極拳中威力最大的一記殺招,自然,這一招對於修煉者的要求也不低,尤其是身體力量和內勁力量,都要求達到一個相當高的境界。一般隻有煉精化氣功夫練到極致的高手,才能真正發揮出這一招的威力!
昊宗的煉精化氣功夫,雖然還未到極致,但他已經體悟出了萬象奔騰的氣勢韻味,這股氣勢一旦發動,昊宗就仿佛成了一個胯下騎大象的象騎兵,象騎兵的一次衝擊,足以發揮出貼身靠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