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導彈(2)(3 / 3)

各種導彈

彈道導彈是指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導彈。這種導彈的整個彈道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主動段彈道是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製導係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軌跡;被動段彈道是導彈從火箭發動機關機點到彈頭爆炸點,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傾角作慣性飛行的軌跡。彈道導彈按作戰使用分為戰略彈道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按發射點與目標位置分為地地彈道導彈和潛地彈道導彈;按射程分為洲際、遠程、中程和近程彈道導彈;按使用推進劑分為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彈道導彈;按結構分為單級和多級彈道導彈。

巡航導彈也稱飛航式導彈,是指導彈的大部分航跡處於巡航狀態,用氣動升力支撐其重量,靠發動機推動力克服前進阻力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它具有突防能力強、機動性能好、命中精度高、摧毀力強等優點。如果按照這一定義,除遠程巡航導彈外,各種飛航式反艦導彈和空地、空艦飛航式導彈也屬於巡航導彈。目前,世界上隻有美國和俄羅斯裝備有實施核威懾和核打擊的戰略巡航導彈以及遠程常規巡航導彈。此外,英國、法國、中國和印度等國也都具備了製造巡航導彈的能力。

美國研製的BGM-109“戰斧”多用途巡航導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巡航導彈,它時速可達880公裏,最遠射程達2500公裏。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這種巡航導彈在美國發動的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得到廣泛應用,已成為美軍實現戰場“零傷亡”構想的主力兵器之一。俄羅斯遠程航空兵裝備的Kh-55空地導彈可對3000公裏處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精確製導武器(PrecisionGuideWeapon)這一術語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了精確製導炸彈。由於它具有精確的製導裝置,在戰場上取得了驚人的作戰效果,因而引起人們的極大注意。各國對精確製導武器的命中率沒有統一的標準,中國對精確製導武器的定義是:采用精確製導技術,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主要包括精確製導導彈、製導炮彈、製導地雷等。

世界著名的導彈

德國:“V-2”、“霍特”、“羅蘭特”

俄羅斯:“白楊”、“飛毛腿”、“日灸”、“薩姆-2”、“驕子”、“安泰”

中國:“東風”、海基型號“巨浪”、“紅旗”、“上遊”、“海鷹”、“鷹擊”、“紅箭”、“霹靂”、“閃電”

法國:“飛魚”、“西北風”

美國:“戰斧式”、“愛國者”、“魚叉”、“響尾蛇”、“阿薩特”、“地獄火”、“潘興”、“民兵”

印度:“天空”

巴基斯坦:“哈塔夫”

朝鮮:“勞動”、“大浦洞”

伊朗:“流星”

導彈的各種符號的用途

A(Air)表示空

S(Sur-face)表示麵

U(UnderWater)表示水下

I(Intercept)表示截擊

G(Ground)表示地麵

N(Navy)表示海軍

M(Missile)表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