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導彈(2)(2 / 3)

導彈製導係統:按一定導引規律將導彈導向目標、控製其質心運動和繞質心運動以及飛行時間程序、指令信號、供電、配電等的各種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適時測量導彈相對目標的位置,確定導彈的飛行軌跡,控製導彈的飛行軌跡和飛行姿態,保證彈頭(戰鬥部)準確命中目標。導彈製導係統有4種製導方式:①自主式製導。製導係統裝於導彈上,製導過程中不需要導彈以外的設備配合,也不需要來自目標的直接信息,就能控製導彈飛向目標。如慣性製導,大多數地地彈道導彈采用自主式製導。②尋的製導。由彈上的導引頭感受目標的輻射或反射能量,自動形成製導指令,控製導彈飛向目標。如無線電尋的製導、激光尋的製導、紅外尋的製導。這種製導方式製導精度高,但製導距離較近,多用於地空、艦空、空空、空地、空艦等導彈。③遙控製導。由彈外的製導站測量,向導彈發出製導指令,由彈上執行裝置操縱導彈飛向目標。如無線電指令製導、無線電波束製導和激光波束製導等,多用於地空、空空、空地導彈和反坦克導彈等。④複合製導。在導彈飛行的初始段、中間段和末段,同時或先後采用兩種以上製導方式的製導稱為複合製導。這種製導可以增大製導距離,提高製導精度。

導彈製導精度是導彈製導係統的主要性能指標之一,也是決定導彈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打擊固定目標時,導彈命中精度用圓概率偏差(CEP)描述。它是一個長度的統計量,即向一個目標發射多發導彈,要求有半數的導彈落在以平均彈著點為圓心,以圓概率偏差為半徑的圓內。打擊活動目標時,導彈的命中精度用脫靶距離表示,即導彈相對於目標運動軌跡至目標中心的最短距離。

導彈彈頭是導彈毀傷目標的專用裝置,亦稱導彈戰鬥部。它由彈頭殼體、戰鬥裝藥、引爆係統等組成。有的彈頭還裝有控製、突防裝置。戰鬥裝藥是導彈毀傷目標的能源,可分為核裝藥、普通裝藥、化學戰劑、生物戰劑等。引爆係統用於適時引爆戰鬥部,同時還保證彈頭在運輸、貯存、發射和飛行時的安全。彈頭按戰鬥裝藥的不同可分為導彈常規彈頭、導彈特種彈頭和導彈核彈頭,戰術導彈多用常規彈頭,戰略導彈多用核彈頭。核彈頭的威力用梯恩梯當量表示。每枚導彈所攜帶的彈頭可以是單彈頭或多彈頭,多彈頭又可分為集束式、分導式和機動式。戰略導彈多采用多彈頭,以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和攻擊多目標的能力。

導彈彈體結構係統用於構成導彈外形、連接和安裝彈上各分係統且能承受各種載荷的整體結構。為了提高導彈的運載能力,彈體結構質量應盡量減輕。因此,應采用高比強度的材料和先進的結構形式。導彈外形是影響導彈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對於巡航導彈以及在大氣層內飛行速度快、機動能力強的戰術導彈,要求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