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板升城外,一共隻有兩支騎兵。明朝的騎兵肯定不可能,接應的人是誰,自然不言自明。三娘子臉色一變,手上的鞭子如同毒蛇吐信,朝著多蘭身上抽過去。“你這個不知好歹的賤婢,信口開河的下賤種!我要割下你的舌頭,讓整個草原都知道,你是個怎樣的女人。你居然敢……敢汙蔑我的兒子!”
三娘子氣得身子顫抖,皮鞭不留情麵地抽打,此時,人群中一名喇嘛忽然道:“夫人且慢動手。多蘭姑娘得未必是錯的。今確實有城外的人進過城,並且也來過我們大昭寺。告訴我們的人,今晚上不要隨意走動,要心謹慎這樣的話。這個人是扯力克汗身邊親信護衛圖日勒的親信,他的話就是圖日勒的意思,而圖日勒的意思,或許就是我們大汗的意思。”
喇嘛地位尊崇,而且開口的喇嘛乃是高等學問僧,地位非同可。他的話雖然不如索南嘉措管用,但是在這一方地內,也儼然菩薩佛諭。牧民們原本就對突如其來的火災和爆炸充滿懷疑,此時聽到這個喇嘛都如此,便認定是扯力克使壞。
自從辛愛接任汗位之後,大板升城居民就和城外居民的關係相處不好,兩下的部隊雖然保持克製,但是下麵的牧民因為牲畜歸屬或是草場爭奪,很是打過幾次。如今雖然辛愛已死,但是接手他大半勢力的扯力克目光隻放在三娘子身上,對於下層的矛盾衝突並沒在意,或者也不當一回事。沒想到這些百姓聽到事件與扯力克有關,不用再聽更多分析,立刻就有人呐喊道:
“殺了扯力克!殺了這個壞東西!他不讓我們吃飯,我們就吃了他!”
“吃了他!吃了他!”
一個人帶頭叫嚷,立刻就有大批牧民附和。爆炸聲這時已經大為減弱,人們如果這個時候救火,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思考,或許有人就會發覺情況不對。但是眼下群情激昂,有人在隊伍裏煽風點火,大聲叫嚷著要殺死扯力克泄憤,即使有理智的人,此時也理智不起來。何況草原本來就是尚武之地,不重文教的下場就是人們普遍用感性思考問題而不是理性,遇到事情喜歡依靠武力解決而非謀略。
尚武好鬥的性格,加上客觀的壓迫,讓這些人根本來不及思考,就紛紛向城門衝去。婦人與老人留下來開始救火,年輕男子則跨上坐騎,帶著刀弓去進行一場生命狩獵。若幹年來,草原就是以這種狀態生活,所有人都習以為常,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範進大聲吩咐著,命令自己的部下參與救火。那些進城擔任保護任務的士兵,轉身化為救火隊員,衝入火場中幫助百姓搶救物資。範進則大喊道:“大家不用急,朝廷會發給你們糧食的。我們保證,不會讓土默特的子民挨餓,大明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你們。大家還是以和為貴,不要發生流血衝突。”
有人把範進的話翻譯成蒙古話喊出來,那些牧民們看看範進,見他在火光下上躥下跳指揮救火,又試圖阻止這場打鬥的樣子。有人忍不住道:“這明朝的官兒倒是個好人。”
“是啊,確實是好人啊。”
“沒用的好人!”一個男人做著總結發言。“草原需要的是力量不是良心,他還是該回到中原去生活,這裏不適合他。我們土默特的男兒,不懂得什麼叫以和為貴,隻知道以血還血!殺出去,殺了扯力克!”
城市已經沸騰起來,居住在城裏的百姓最先開始得到消息,隨即在有人的煽動下,開始集結出發。之前就和扯力克以及辛愛部落的牧民打過架,彼此心中都有芥蒂,這時糧草被燒,他們出於憤怒,下意識地就想要出去製造殺戮或是破壞。至於殺誰,或是破壞到什麼程度,現在根本沒人想也沒人在意。
城外居住的部落很快得到消息,那些居住在城外的部落基本都是城內居民的親戚。遇到打群架的事,自然要一起上陣。當聽到扯力克放火燒了城裏的糧倉時,大部分人的反應是同樣憤怒。畢竟城裏的糧食也是城外這些部落的口糧,一旦這些糧食被燒光,自己也得挨餓。
怒火中燒的牧民開始加入隊伍,向著扯力克營帳衝去。但是也有人發現情況似乎並不那麼簡單,因為在扯力克的營帳裏,也同樣冒出火苗,整個營地一片紛亂,有人手忙腳亂地救火,還有人吹響尖哨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