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虎:蘇門答臘虎擁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前腿有條紋,黑色條紋非常寬闊,條紋之間的M隔很小而且條紋常是一對對排列。蘇門答臘虎是所有種類的老虎中最小的一種。雄虎從頭至尾身長平均2.4米,體重大約120公斤;母虎身長接近2.2米,體重大約90公斤。蘇門答臘虎僅生活在蘇門答臘,棲息的範圍從平原森林到高山。相信現存野生的蘇門答臘虎大約有400~500隻,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亞島的五個國立公園。
白犀牛:剛果瓜蘭巴國家公園擁有世界僅存的不足25R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將可能在地球上徹底消失。北部白犀牛與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較大差異,他們曾在烏幹達大量繁殖,但是由於當地疏於保護而漸漸消失。在瓜蘭巴國家公園中,它們的數目曾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35隻,到了2003年4月為30隻,其後有6隻被殺,4隻新出生,不久,又有2隻被獵殺。
奧裏諾科鱷魚:奧裏諾科鱷魚是南美洲體形最大的食肉動物,體長可達7米,是地球上12種最瀕臨滅絕的物種之一。奧裏諾科鱷生活於哥倫比亞東部和委內瑞拉的奧裏諾科河盆地中的安靜河流和瀉湖中,在奧裏諾科河口一帶,主要以魚為食,也捕食其它可以捕到的脊椎動物。而在野外生存的僅有250~700隻。
僧海豹:僧海豹是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一生都在熱帶海域中生活的海豹。據專家估計,世界上僅有500隻,生活在地中海,因為受到海水和海灘生態環境變壞的影響,被漁民大量捕殺。
小嘴狐猴:小嘴狐猴是世界最小的猴類。它們的嘴部突出,鼻孔斜向上翹,故也稱仰鼻猴。它們的身體約長15到18厘米,其尾巴和身體一樣長,而重量大約在30至90克。它們主要生長在馬達加斯加的森林中,主要食物是昆蟲,和少量的水果、花、葉子以及樹液。一般在白天是很難找到它們的身影,但是在晚上確是尋找它們的好時間。
泰國豬鼻蝙蝠: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體重不超過2克(相當於一個1角錢硬幣),身體總長度大約為30毫米,兩翼展開後的總長度大約16厘米。翅膀位於身體的下腹處,而且為了適應在空中的盤旋飛行,其頂端是非常長的。在翅膀的後麵有一個非常大的網狀外皮,這可能是為了幫助它們飛行和捕抓昆蟲。它們的身體呈微帶紅色的褐色或灰色,有一對非常大的耳朵,鼻子平而且還有點向上,有點像豬的鼻子,所以得名豬鼻蝙蝠。但是它們卻沒有尾巴。它們隻生活在泰國,居住於柚木森林和竹林附近具有圓錐形頂部得非常深的石灰石洞中。現在存活的豬鼻蝙蝠全世界不超過200隻。
夏威夷蝸牛:屬於樹居蝸牛,是在夜間活動的,並且成年的蝸牛是雌雄同體的,可以自行生育下一代。大部分居住在美國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上。它們的顏色、外形都各有不同,但平均大約3/4英寸長。大部分都有著光澤、平滑的橢圓形或卵形外殼,並且外殼上有著色彩斑斕的顏色,如黃色、橙色、紅色、褐色、綠色、灰色、黑色以及白色。它們分布在島上本地原產的樹木或矮樹叢上,這些樹葉和莖幹表麵上的真菌是它們的食物來源。由於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導致它們漸漸地失去了原有的棲息地。除此之外他們還受到了其他引進動物的威脅,如老鼠、食肉性蝸牛非洲大型蝸牛等等。而且它色彩鮮豔的外殼,導致許多喜歡收藏蝸牛外殼的人不惜任何代價都要擁有它。由此這種美麗的蝸牛的數量是越來越少,已經是瀕臨絕種了。
微型豬:世界上最小的豬,野豬的一種,主要生活在印度東北部。60厘米長,高約25厘米,成年豬不足10公斤。曾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大量存在,現在僅印度阿桑地區的瑪納斯國家公園擁有為數不多的幾頭。
斯比克斯鸚鵡:在野生狀態下,斯比克斯鸚鵡雖沒有完全滅絕但已經很罕見了。1990年尋找這種鳥的鳥類學家僅僅找到一隻幸存的雄性鳥,生活在遙遠的巴西東北部地區。目前被人俘獲的大約31隻鳥是這種鳥能夠存活下去的唯一希望。